其他特指的急性下肢动脉闭塞Other specified 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occlusion
编码BD30.2Y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lower limb arterial occlusion、其他特指的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急性股总动脉闭塞、急性股浅动脉闭塞、急性腘动脉闭塞、急性下肢动脉闭塞
缩写ALAO、Acute-Lower-Limb-Arterial-Occlusion
别名急性下肢血管闭塞、急性下肢动脉阻塞、急性腿动脉闭塞
其他特指的急性下肢动脉闭塞(BD30.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下肢动脉管腔突然中断,伴远端血流消失(敏感性95%-100%)。
- 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动脉完全闭塞(准确性>95%)。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5P"症状:突发疼痛(Pain)+ 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运动障碍(Paralysis)+ 苍白(Pallor)。
- 高危因素:房颤病史、动脉粥样硬化、近期介入手术史。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5P"症状中≥3项。
- 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中断+ D-二聚体>0.5 mg/L。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一级检查(筛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90%-95%)
└─ 踝肱指数(ABI<0.4提示重度缺血)二级检查(定位)
├─ CTA(评估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
└─ MRA(肾功能不全者首选)三级检查(确诊)
└─ DSA(金标准,同时可行介入治疗) -
判断逻辑:
- 超声异常(血流缺失):需立即进行CTA/MRA明确解剖结构。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急性血栓形成,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假阳性。
- 乳酸>2 mmol/L:提示肌肉缺血坏死,需6小时内紧急血运重建。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急性血栓形成(敏感性70%-80%),但需排除DVT/PE。
-
代谢指标:
- 乳酸≥4 mmol/L:预示不可逆性组织坏死(特异性>90%),需评估截肢风险。
-
炎症指标:
- CRP>10 mg/L:提示合并炎症反应,需排查感染性动脉炎。
-
肾功能:
- 肌红蛋白>1000 μg/L:横纹肌溶解标志,需警惕急性肾损伤。
四、总结
- 诊断核心:DSA/CTA影像证据结合"5P"症状,强调"时间就是肢体"原则。
- 检查策略:超声快速筛查→CTA精准定位→DSA确诊治疗一体化。
- 实验室预警:乳酸和D-二聚体动态监测指导治疗决策。
参考文献:
《中国急性下肢缺血诊治指南(2022版)》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相关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