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炎Lymphang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15:55
编码BD91

关键词

索引词Lymphangitis、淋巴管炎、慢性淋巴管炎、亚急性淋巴管炎、未特指细菌引起的淋巴管炎、淋巴管炎NOS
同义词inflammation of lymphatics
缩写LGT
别名淋巴管发炎、淋巴管感染

(BD91)淋巴管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急性期典型症状

  1. 沿淋巴管走向的线性红斑
    • 常见(70%-90%),多见于四肢,下肢尤为高发,呈“红线征”向近心端延伸,伴局部灼热感。
  2. 局部疼痛与压痛
    • 高发(80%-95%),活动时加重,触诊可及硬结或条索状结构。
  3. 发热与寒战
    • 常见(60%-80%),体温可达38℃-39℃,提示全身性感染反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

慢性期症状

  1. 反复肿胀与不适
    • 较少见(20%-30%),见于未彻底治疗的急性病例或淋巴管结构异常者,表现为患肢持续性轻度水肿。
  2. 皮肤增厚与纤维化
    • 罕见(5%-10%),长期慢性炎症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形成永久性皮肤硬化。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急性期体征

  1. 网状或线状红斑
    • 高发(85%-95%),浅层淋巴管炎可见皮下红色条纹,深层淋巴管炎表现为患肢弥漫性肿胀。
  2. 淋巴结肿大与压痛
    • 常见(50%-70%),区域淋巴结(如腹股沟、腋窝)肿大,活动度降低。
  3. 局部皮温升高
    • 高发(90%以上),炎症区域温度较健侧升高1℃-2℃。

慢性期体征

  1. 淋巴水肿
    • 较少见(15%-25%),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呈非凹陷性水肿,常见于下肢。
  2. 结节性纤维化
    • 罕见(3%-5%),触诊可及沿淋巴管分布的硬结,提示慢性炎症后纤维增生。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常见(80%-90%),急性感染期白细胞可达10×10⁹/L以上。
    • 脓液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检出率约60%-80%(《临床外科杂志》)。
  2. 影像学表现

    • 超声检查:淋巴管扩张伴周围组织水肿(敏感性70%-85%),可见管壁增厚及血流信号增强。
    • 淋巴管造影(慢性病例):显示淋巴管狭窄或中断(特异性90%以上),用于评估阻塞性病因(如肿瘤浸润)。

  1. 病原特异性差异
    • 丝虫性淋巴管炎常伴乳糜尿(10%-15%),结节破溃后可见微丝蚴(《热带医学杂志》)。
    • 癌性淋巴管炎(如乳腺癌转移)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硬结,影像学可见“串珠样”淋巴管扩张(HRCT特异性征象)。
  2. 免疫抑制患者
    • 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增加(15%-20%),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结合组织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中华传染病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热带医学杂志》等权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