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Unspecified De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distal propag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1:23:35
编码BD50.2Z

关键词

索引词De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distal propagation、未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夹层,未提及破裂或穿孔、腹主动脉夹层,未提及破裂或穿孔
缩写BD50-2Z
别名降主动脉夹层波及远端、降主动脉夹层未特指型、远端降主动脉夹层、未特指降主动脉夹层

未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BD50.2Z)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突发剧烈胸痛或背痛

    • 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高发:70%-90%),常向背部、腹部或下肢放射(《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
    • 疼痛部位与夹层扩展方向相关(降主动脉夹层多表现为肩胛间区疼痛)。
  2. 腹部或下肢缺血症状

    • 腹痛(中低发生率:30%-50%),肠系膜动脉受累时出现恶心呕吐或血便(《血管外科临床实践指南》)。
    • 下肢间歇性跛行或急性肢体缺血(10%-25%)。

非典型症状

  1. 神经系统症状

    • 脊髓缺血导致下肢无力或截瘫(罕见:<5%,与Adamkiewicz动脉受累相关)(《神经血管病学》)。
    • 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较少见:5%-10%)。
  2. 无症状表现

    • 约5%-10%患者因慢性夹层或感觉迟钝可能无典型疼痛(《欧洲心脏病杂志》2020年统计)。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血压不对称

    • 双上肢收缩压差>20 mmHg(常见:50%-70%)。
    • 下肢脉搏减弱或消失(特异性高,发生率:30%-50%)。
  2. 血管杂音

    • 腹部或股动脉区收缩期杂音(40%-60%)。
  3. 休克样表现

    • 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但血压正常或升高(矛盾性高血压,发生率:60%-80%)。

非典型体征

  1. 腹部体征

    • 肠鸣音减弱或腹膜刺激征(提示肠缺血,发生率:15%-25%)。
    • 肾区叩击痛(肾动脉受累,发生率:10%-20%)。
  2. 皮肤表现

    • 网状青斑(微循环障碍,较少见:5%-10%)。

影像学特征

  1. CT血管造影(CTA)

    • 确诊率>95%,可见内膜片分离形成的真假双腔(特异性征象)。
    • 假腔延迟显影(发生率:80%-90%)。
  2. 磁共振成像(MRI)

    • 对血流缓慢的假腔检测敏感性达90%-95%。
    • 可显示壁内血肿范围(发生率:20%-30%)。
  3. 超声心动图

    • 经食道超声(TEE)对降主动脉夹层敏感度85%-90%。
    • 可见内膜摆动征(特异性>90%)。

实验室特征

  1. D-二聚体升高

    • 500 μg/L(敏感性90%-95%,但特异性仅40%-5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研究)。

  2. 急性期反应物

    • CRP>10 mg/L(发生率:70%-80%)。
    • 白细胞计数>10×10⁹/L(非特异性,发生率:50%-60%)。
  3. 终末器官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受累,发生率:15%-25%)。
    • 血肌酐升高(肾动脉受累,发生率:20%-30%)。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夹层扩展范围、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及假腔压力密切相关。约20%-30%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多器官灌注不良综合征(《循环》杂志2021年多中心研究)。早期识别"痛-征分离"现象(剧烈疼痛与相对稳定的生命体征并存)对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