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ngenital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编码BC63.20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缩写CCAVB、先天性CAVB
别名先天性全房室传导阻断、先天性全房室阻滞、先天性三度AVB、先天性全心传导阻滞
(BC63.20)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无症状期(约50%-70%新生儿):
- 出生时心室率通常维持40-80次/分钟,因心输出量代偿机制,早期可无显著症状。
- 活动耐力下降(30%-50%学龄期儿童):
- 运动后气促、易疲劳,与心室率无法随活动需求增加有关。
- 晕厥/阿-斯综合征(10%-20%):
- 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多由心室率<55次/分钟引发脑灌注不足。
- 猝死风险(2%-5%未治疗者):
- 多发生于睡眠中,与心室自主节律不稳定相关。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心动过缓(100%):
- 心室率通常40-80次/分钟(新生儿期),随年龄增长可能进一步下降。
- 心音分离(特异性体征):
- 第一心音强度波动(因房室收缩不同步导致房室瓣关闭状态差异)。
- 心电图特征(诊断金标准):
- P波与QRS波群完全分离,心房率>心室率(心房率120-150次/分钟,心室率40-80次/分钟)。
- QRS波形态:窄型(交界区逸搏,60%-70%)或宽型(心室逸搏,30%-40%)。
合并症相关体征
- 结构性心脏病体征(20%-30%):
- 如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者,可闻及单一响亮的第二心音。
- 心力衰竭体征(<10%重症患儿):
- 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多出现于心室率持续<50次/分钟者。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
- 持续胎儿心动过缓(<100次/分钟)伴房室分离(特异性95%以上)。
- 产后超声心动图:
- 评估是否合并心脏结构异常(阳性率约30%)。
- 母体抗体检测(病因学证据):
- 抗SSA/Ro、抗SSB/La抗体阳性率约60%-70%(与自身免疫性病因相关)。
临床特征分层
特征 | 发生率 | 危险分层意义 |
---|---|---|
宽QRS逸搏心律 | 30%-40% | 猝死风险增加3-5倍 |
心室率<55次/分钟 | 25%-35% | 需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 |
QT间期延长 | 15%-20% | 尖端扭转型室速预警信号 |
注:数据来源于《Journal of Pediatrics》多中心队列研究(2018)及《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专家共识(2021)。未合并结构性心脏病且心室率>70次/分钟者,5年无症状生存率可达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