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红细胞增多症Unspecified Polycythaemia
编码3A8Z
关键词
索引词Polycythaemia、未特指的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NOS
缩写红细胞增多症-NOS、Erythrocytosis-NOS
别名不明原因红细胞增多、未知原因红细胞增多症、不明原因红细胞增生症
未特指的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红细胞参数异常:
- 血红蛋白浓度:男性 >165 g/L,女性 >160 g/L(需间隔≥1个月重复确认)
- 红细胞压积:男性 >49%,女性 >48%
- 排除其他特指类型:
- JAK2 V617F及外显子12突变阴性(排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无慢性缺氧性疾病(COPD、OSAHS等)、EPO分泌性肿瘤或药物诱导证据
- 持续性红细胞参数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多血质面容(皮肤黏膜暗红、结膜充血)
-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或视力障碍(需排除其他病因)
- 血栓事件史(静脉/动脉血栓形成)
- 实验室特征:
- 血清EPO水平异常(正常、升高或降低,需结合临床)
- 骨髓活检显示红系增生(无病态造血)
- 典型临床表现:
-
诊断流程阈值: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即可初步诊断
- 若存在≥2项支持条件,诊断特异性显著提高
- 需动态监测(每3-6个月)排除潜在继发因素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 A --> C[血清EPO检测] A --> D[JAK2突变分析] B --> E[确认红细胞参数持续性] C & D --> F[病因分类] F --> G[真性/继发性排除] G --> H[影像学检查] H --> I[腹部超声/CT] H --> J[心肺功能评估] I --> K[排除肝/肾占位] J --> L[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F --> M[骨髓活检] -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首次异常需重复检测,排除一过性升高
- 若三次检测均超阈值,启动病因排查
- JAK2突变检测:
- 阳性直接指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阴性需结合EPO水平(低EPO仍提示克隆性)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CT异常(如肾脏占位)→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 动脉血氧饱和度<92% → 缺氧性继发因素
- 骨髓活检:
- 红系增生为主 + 巨核细胞正常 → 支持未特指类型
- 出现纤维化或病态造血 → 需重新评估分类
- 全血细胞计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红蛋白 (Hb) | ♂>165 g/L ♀>160 g/L |
血液高黏滞综合征风险↑,需评估血栓倾向 | 启动静脉放血治疗(目标Hct<45%) |
红细胞压积 (Hct) | ♂>49% ♀>48% |
微循环障碍风险↑,与头痛/视力症状相关 | 监测血流变学指标 |
血清EPO | 低于正常范围 | 提示潜在克隆性异常(即使JAK2阴性) | 扩展基因检测(如CALR、MPL) |
显著升高(>参考值2倍) | 强烈指向继发性病因(缺氧/肿瘤) | 加强影像学筛查 | |
JAK2突变 | 阴性 | 支持未特指诊断,但需警惕非典型克隆性疾病 | 定期(6-12月)复查突变谱 |
血黏度 | >4.5 mPa·s(37℃) | 高凝状态明确,血栓风险显著增加 | 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 |
动脉血氧饱和度 | <92% | 提示缺氧性继发因素(如OSAHS/先心病) | 完善睡眠监测/心脏超声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持续性红细胞参数升高 + JAK2阴性 + 全面排除继发因素
- 辅助检查重点:
- 影像学排除隐匿性肿瘤(尤其肾/肝)
- 动态监测EPO水平变化(波动性提示多因素作用)
- 实验室预警指标:
- Hct>52%(男性)或>48%(女性)→ 急需干预预防血栓
- EPO持续降低→ 警惕潜在克隆性进展
参考文献:
WHO《骨髓增殖性肿瘤分类(2022修订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造血肿瘤2025)、《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