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Unspecified Haemorrhagic disorder due to circulating anticoagulants or coagulation factors inhibitor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3:20
编码3B21.Z

关键词

索引词Haemorrhagic disorder due to circulating anticoagulants or coagulation factors inhibitors、未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循环抗凝物和凝血因子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凝血酶血症、抗促凝血酶激酶血症、抗凝血酶血症引起的出血性疾患、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获得性凝血抑制物 [possible translation]、抗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循环抗凝物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过多使用肝素引起的出血性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高肝素血症引起的出血性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抗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血症、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疾患、获得性凝血抑制物、循环抗凝物疾患、高肝素血症引起的出血性疾患、过多使用肝素引起的出血性疾患
缩写未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出血性疾患、循环抗凝物出血性疾患、未特指循环抗凝物出血病、Circulating-Anticoagulant-Induced-Bleeding-Disorder-NOS
别名循环抗凝物出血症、循环抗凝物相关出血、循环抗凝物引发的出血、非特指循环抗凝物出血、未明确循环抗凝物出血

未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抗凝物质直接检测阳性
      • 血浆中存在可明确检测的抗凝物质(如抗凝血因子抗体、肝素样物质),通过以下任一方法证实:
      • Bethesda法:检测抗凝血因子抗体滴度≥1 BU(Bethesda单位)。
      • 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用于抗磷脂抗体筛查(纠正率<10%提示存在抗凝物质)。
      • 肝素抗Xa活性检测:肝素过量时抗Xa活性>0.5 IU/mL。
  2. 必须条件

    • 凝血功能异常
      •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且混合血浆不能纠正(提示抑制物存在)。
      •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多途径凝血异常)。
    • 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
      • 血小板计数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无先天性缺乏(排除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
  3. 支持条件

    • 典型出血表现(满足至少2项):
      • 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瘀斑、鼻衄、牙龈出血)。
      • 创伤后出血时间>10分钟(标准化条件下)。
      • 深部组织出血(肌肉血肿、关节积血)。
    • 药物暴露史
      • 肝素类药物使用史(剂量>5000 IU/天超过3天)。
      • 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使用未按规范监测。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辅助检查分层结构 │
    ├──────────────────────────────┤
    │ 一级分类 │ 二级分类 │ 具体项目 │
    ├──────────────────────────────┤
    │ 实验室检查 │ 凝血功能筛查 │ APTT、PT、TT │
    │ │ 抗凝物质检测 │ Bethesda法、dRVVT │
    │ │ 凝血因子活性 │ 因子VIII、IX、XI │
    │ │ 血小板功能 │ 血小板聚集试验 │
    ├──────────────────────────────┤
    │ 影像学检查 │ 出血部位评估 │ 超声(肌肉/关节) │
    │ │ │ CT(颅内/腹膜后) │
    ├──────────────────────────────┤
    │ 鉴别诊断检查 │ 自身免疫指标 │ ANA、抗磷脂抗体 │
    │ │ 恶性肿瘤筛查 │ 肿瘤标志物、影像 │
    └──────────────────────────────┘

  2. 判断逻辑

    • 凝血功能筛查
      • APTT延长且不纠正→提示内源性途径抑制(如抗因子VIII抗体)。
      • PT延长→提示外源性途径异常(需排查维生素K缺乏或DOACs影响)。
    • 抗凝物质检测
      • Bethesda法阳性→定量凝血因子抑制物,滴度≥1 BU具有诊断意义。
      • dRVVT异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为抗磷脂抗体相关出血。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发现深部肌肉血肿→提示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 CT显示颅内出血→需紧急处理并调整抗凝方案。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APTT 25-35秒 延长>50秒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如抗因子VIII抗体),需进一步检测抑制物。
抗Xa活性(肝素) 0.1-0.5 IU/mL >0.5 IU/mL提示肝素过量,需警惕高肝素血症相关出血。
Bethesda单位(BU) <0.5 BU ≥1 BU提示存在临床意义的凝血因子抑制物(如获得性血友病)。
血小板聚集率 60-100% 正常值排除血小板功能障碍,聚焦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异常。
D-二聚体 <0.5 mg/L FEU 显著升高(>5 mg/L)提示合并DIC或纤溶亢进,需评估抗凝物是否激活纤溶系统。

四、总结

  • 诊断核心:抗凝物质的直接检测(Bethesda法/dRVVT)是确诊基石,需结合APTT延长且不纠正的特征。
  • 鉴别要点:排除遗传性凝血疾病和血小板异常,关注药物暴露史(尤其是肝素/DOACs)。
  • 处理优先级:影像学评估出血严重程度(如颅内出血),实验室监测抗凝物滴度指导免疫抑制治疗。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循环抗凝物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 ISTH(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管理指南》
  • 《中华血液学杂志》获得性血友病诊断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