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Unspecified Aplastic anaem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2:08:33
编码3A70.Z

关键词

索引词Aplastic anaemia、未特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系再生障碍、造血细胞再生障碍、AA[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白细胞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骨髓再生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再生障碍的骨髓 [possible translation]、低增生性贫血NOS [possible translation]、骨髓髓系再生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全血细胞减少症 [possible translation]、低增生性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骨髓增生低下 [possible translation]、红细胞低增生性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全骨髓病 [possible translation]、折射低增生性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低增生性贫血NOS、骨髓再生障碍、再生障碍的骨髓、骨髓髓系再生障碍、全血细胞减少症、出血性白细胞缺乏、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低增生性贫血、红细胞低增生性贫血、折射低增生性贫血、半塑性贫血(已弃用)、骨髓增生低下、全骨髓病、骨髓抑制、骨髓造血停滞、骨髓衰竭、骨髓发育不良、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红细胞再生不良
缩写AA、再障
别名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骨髓衰竭症、再生不良性贫血

未特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ICD-11: 3A7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骨髓活检病理学确认
      • 骨髓增生减低(<25%正常造血组织)或重度减低(<10%),脂肪组织增生占骨髓腔>75%。
      • 巨核细胞显著减少(<10个/低倍视野),三系造血细胞(红系、粒系、巨核系)均减少。
    • 外周血细胞减少(需同时满足两项):
      • 血红蛋白<100 g/L(非出血或溶血所致)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⁹/L
      • 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2. 支持条件(排除性诊断)

    • 排除其他病因
      • 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特征(无病态造血、无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 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证据(CD55/CD59表达正常,FLAER阴性)。
      • 无放射/化学毒物暴露史(苯、化疗药物等)。
    • 免疫学指标
      • CD4+/CD8+ T细胞比例倒置(<1.0)
      • IFN-γ、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3. 阈值标准

    • 重型AA诊断(需满足两项):
      • 骨髓造血细胞<25%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⁹/L
      • 血小板<20×10⁹/L
      • 网织红细胞<20×10⁹/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病理学检查]

B --> B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B --> B2[骨髓穿刺+活检] B --> B3[流式细胞术 CD55/CD59] B --> B4[T细胞亚群分析] B --> B5[细胞因子检测]

C --> C1[胸部X线] C --> C2[腹部超声]

D --> D1[骨髓病理染色] D --> D2[染色体核型分析] D --> D3[基因突变筛查]

判断逻辑

  1.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
    •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降低→支持AA
    • 网织红细胞升高→需排除溶血
  2. 骨髓活检
    • 增生减低+脂肪化→确诊AA核心依据
    • 增生活跃→排除AA
  3. 流式细胞术
    • CD55/CD59缺失→指向PNH
    • 正常→支持AA诊断
  4. 染色体核型
    • 异常克隆→指向MDS
    • 正常核型→支持AA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红蛋白 男性>130 g/L, 女性>120 g/L <100 g/L:提示贫血严重度,需评估输血指征
中性粒细胞 >1.5×10⁹/L <0.5×10⁹/L:重症感染高风险,需紧急干预
血小板 >100×10⁹/L <20×10⁹/L:自发性出血风险,需血小板输注
网织红细胞 20-100×10⁹/L <20×10⁹/L:骨髓造血衰竭的直接证据
CD4+/CD8+ 1.0-2.0 <1.0: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攻击,指导免疫抑制治疗
IFN-γ <10 pg/mL >30 pg/mL:反映免疫激活状态,预测免疫治疗反应性
骨髓造血面积 >60% <25%:确诊AA金标准;<10%:提示重型AA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骨髓活检(增生减低+三系减少)结合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 关键鉴别:必须排除PNH、MDS及继发性骨髓衰竭。
  • 重症预警:中性粒细胞<0.5×10⁹/L或血小板<20×10⁹/L需紧急治疗。
  • 治疗指导:免疫学异常(CD4+/CD8+倒置、IFN-γ升高)提示免疫抑制治疗获益。

参考文献

  1.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2. NIH《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Blood, 2021)
  3. 欧洲血液学会(EHA)《骨髓衰竭综合征诊断标准》(Haematologica,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