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Other specified Haemorrhagic disorder due to circulating anticoagulants or coagulation factors inhibitor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28:26
编码3B21.Y

关键词

索引词Haemorrhagic disorder due to circulating anticoagulants or coagulation factors inhibitors、其他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循环抗凝剂引起的药物诱导性出血性疾患、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性疾患、华法令化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低分子肝素引起的出血、普通肝素引起的出血、维生素K拮抗剂引起的出血、维生素K拮抗剂包括华法林引起的出血、长期使用抗凝剂期间出血、高肝素血症、高肝素血、抗凝血酶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VIII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VIIIa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IXa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Xa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抗-Xia升高引起的出血性疾患
缩写其他特指循环抗凝物出血性疾患、特指循环抗凝物出血性疾患、循环抗凝物出血性疾患
别名循环抗凝物相关出血、特定抗凝物质引起出血、特定循环抗凝剂出血

其他特指的循环抗凝物引起的出血性疾患 (3B21.Y)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循环抗凝物检测阳性
      • Bethesda法或Nijmegen法检测出凝血因子特异性抑制物(如抗因子VIII、IX、V抗体),滴度≥0.6 BU(Bethesda单位)。
      • 混合血浆试验显示APTT/PT延长且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纠正率<7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凝血功能异常
      • APTT显著延长(>正常值1.5倍)伴PT正常或轻度延长。
      • 特定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如因子VIII活性<50%)。
    • 典型出血表现
      • 自发性黏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或深部组织出血(肌肉血肿、关节积血)。
    • 排除其他病因
      • 无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病史。
      • 近期未使用治疗剂量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抑制物证据,需同时满足:
      • APTT延长且不被纠正 + 特定因子活性降低 + 典型出血症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凝血功能检测] A --> C[出血风险评估] B --> D[APTT/PT测定] B --> E[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D --> F[混合血浆试验] F --> G[抑制物定量检测] C --> H[影像学评估] H --> I[超声/CT] H --> J[MRI]

判断逻辑

  1. APTT/PT测定

    • 异常解读:APTT孤立性延长提示内源性途径抑制(如抗因子VIII抗体);PT延长提示外源性途径异常。
    • 关联检查:若延长→进行混合血浆试验。
  2. 混合血浆试验

    • 逻辑:患者血浆+正常血浆孵育后APTT仍延长→提示抑制物存在→触发Bethesda法定量。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首选肌肉血肿筛查(低回声肿块伴血流信号)。
    • MRI:深部关节积血评估(T1低信号+T2高信号)。
    • 关联:出血范围>5cm需紧急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APTT >45秒(正常25-35秒) 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可能为抗因子VIII/IX抗体 立即行混合血浆试验
Bethesda滴度 ≥0.6 BU 确诊特异性抑制物存在;>5 BU预示严重出血风险 启动免疫抑制治疗
因子VIII活性 <30% 获得性血友病A特征;每降低10%出血风险倍增 补充旁路途径凝血剂(rFVIIa)
纤维蛋白原 <1.5 g/L(正常2-4 g/L) 合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提示纤溶亢进或DIC 输注冷沉淀
D-二聚体 >5 μg/mL(正常<0.5 μg/mL) 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常见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出血 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抑制物检测(Bethesda法)及混合血浆试验不纠正现象。
  • 辅助检查:影像学定位出血范围,凝血功能分层评估抑制物类型。
  • 实验室关键:APTT延长+因子活性降低+抑制物滴度≥0.6 BU构成诊断"金三角"。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2023):循环抗凝物诊断需通过混合试验和特异性抗体定量
  • 《中华血液学杂志》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管理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