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倾向,未特指的Unspecified Other inherited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with bleeding tendency

更新时间:2025-06-19 02:24:24
编码3B14.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inherited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with bleeding tendency、其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倾向,未特指的、其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倾向、遗传性因子V缺乏、副血友病、Owren病、前加速因子缺乏、先天性因子V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V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V缺乏,不稳定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性因子V缺乏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V缺乏、因子V缺乏,不稳定、先天性因子V缺乏、遗传性因子V缺乏病、遗传性因子XIII缺乏、稳定因子缺乏、稳定因子缺乏症、遗传性因子XIII缺乏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XIII缺乏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因子XIII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XIII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因子XIII缺乏、因子XIII缺乏、因子XIII缺乏病、遗传性因子XIII缺乏病、因子V和因子VIII联合缺乏、FV[因子5]和FVIII[因子8]联合缺乏、家族性多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遗传因子II缺乏、凝血酶原缺乏、先天性因子II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2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因子II缺乏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2缺乏、先天性因子II缺乏、遗传因子II缺乏病、异常凝血酶原血症、体质性异常凝血酶原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体质性异常凝血酶原血症、低凝血酶原血症、特发性低凝血酶原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低凝血酶原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低凝血酶原血症、特发性低凝血酶原血症、遗传因子VII缺乏、低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缺乏、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缺乏、先天性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缺乏、先天性因子VII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因子VII缺乏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性因子VII缺乏病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性因子VII缺乏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性低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血症 [possible translation]、遗传性低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血症、先天性因子VII缺乏、因子VII缺乏、遗传性因子VII缺乏病、遗传性因子VII缺乏综合征、获得性因子V缺乏
缩写未特指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
别名因子V缺乏不稳定、FV-和FVIII-联合缺乏

其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倾向(ICD-11: 3B14.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 特定凝血因子活性显著降低(<20% 正常水平)
      • 需排除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出相关基因致病突变(如F5、F7、F11、F13A1、F13B等基因)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出血表现
      • ≥2种以下出血征象:反复鼻衄(≥4次/年)、创伤后延迟性出血、异常部位出血(如颅内、肌肉)
    • 阳性家族史
      • 直系亲属有类似出血性疾病史
    • 凝血筛查异常
      • PT延长(外源性因子缺乏)或APTT延长(内源性因子缺乏),且不被混合血浆纠正
  3.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符合所有支持条件 + 凝血因子活性20-4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凝血功能] A --> C[血常规] B --> D[PT延长 → 外源性途径因子检测
(VII, X, V, II)] B --> E[APTT延长 → 内源性途径因子检测
(XI, XII, 激肽释放酶)] D --> F[因子活性测定] E --> F F --> G[基因检测] A --> H[排除性检查] H --> I[肝功能] H --> J[维生素K水平] H --> K[抗磷脂抗体]

判断逻辑

  1. 凝血功能初筛

    • PT延长提示外源性途径缺陷(因子VII、X、V、II缺乏)
    • APTT延长提示内源性途径缺陷(因子XI、XIII缺乏)
    • 关键验证:混合试验不纠正→提示抑制物或特定因子缺乏
  2. 因子活性测定

    • 活性<1%:重度缺乏,出血风险高
    • 活性1-5%:中度,创伤后出血
    • 活性>5%:轻度,多无症状
  3. 基因检测

    • 先证者发现致病突变→指导家系筛查
    • 如F13A1基因突变(因子XIII缺乏)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因子活性测定 50-150% <20%:确诊依据;20-40%:需结合临床表现
PT 11-13.5秒 延长>3秒:提示VII、X、V、II或纤维蛋白原缺乏
APTT 25-35秒 延长>10秒:提示XI、XII、激肽释放酶或共同途径因子缺乏
纤维蛋白单体 <7 μg/mL 升高:提示因子XIII缺乏(交联障碍)
血小板功能 闭合时间>300秒 正常:排除血小板疾病(区别于VWD)
D-二聚体 <0.5 μg/mL 假性升高:因子XIII缺乏时出现(因纤维蛋白降解异常)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PT/APTT延长 + 混合试验不纠正 → 立即检测特定因子活性
  • 因子活性<5% → 启动预防性替代治疗(如凝血酶原复合物)
  • 基因检测阳性 → 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特定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金标准)及基因检测
  • 鉴别重点:需排除获得性凝血障碍(肝病/VitK缺乏)和血管性血友病
  • 治疗依据
    • 活性<1%:需预防性治疗
    • 活性1-5%:创伤/手术前替代治疗
    • 活性>5%:通常无需干预

参考文献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第129章"罕见凝血因子缺乏"
ISTH指南《Rare Bleeding Disorder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2023
ICD-11官方文档(3B14.Z类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