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遇到过经期的两个麻烦——贫血和痛经,其实背后藏着科学道理,找到原因再针对性调整,能帮着缓解这些不适。
1. 贫血不是突然来的,是铁悄悄丢多了
月经会带来生理性失血,每次大概会流失14-35mg铁。如果平时吃的铁不够,身体没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就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育龄女性每天需要20-25mg铁,但很多人实际吃不到这个量,所以会总觉得没力气、头晕,就算睡够了也累得慌。
2. 痛经不是“忍忍就过”,是身体在发生“化学变化”
子宫内膜会产生一种叫前列腺素F2α的物质,它会让子宫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这就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这种物质还会影响肠道,引发恶心、拉肚子等全身反应。原发性痛经的人一般经期第一天最疼,疼得越厉害,说明前列腺素水平越高。
饮食调理的“营养策略”
▶ 补对铁,不让贫血找上门
- 好吸收的铁:红肉(比如牛肉,每100g约含3.2mg铁)、动物肝脏(比如猪肝,每100g约含18mg铁)这些动物性食物里的“血红素铁”,身体吸收起来更高效。
- 搭配VC提效率:黑芝麻(每100g约含12mg铁)、深色蔬菜(比如菠菜,每100g约含2.7mg铁)里的“非血红素铁”,得配着维生素C(比如橙子、鲜枣)一起吃,才能帮着铁吸收。
- 辅助营养素别忘:铜(贝类里多)、钴(海产品里有)、维生素B6(香蕉里有),这些营养能帮着血红蛋白合成,也得适量吃。
▶ 吃对食物,帮你缓解痛经
- 调节前列腺素:深海鱼(比如三文鱼)、亚麻籽这些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疼痛。
- 缓解肌肉痉挛:杏仁、可可制品里镁含量高,镁能放松子宫平滑肌,缓解收缩带来的疼。
- 改善怕冷症状:生姜配点碳水化合物(比如姜茶加馒头),能促进末梢循环,缓解经期的寒战、手脚冰凉。
这些情况要赶紧去检查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自己扛,赶紧去妇科或血液科看看:
- 月经过多:连续3个月经周期,每天用超过14片卫生巾;
- 贫血预警:稍微动一下就心慌、气短;
- 痛经变严重:疼痛越来越厉害,或者月经时间变长;
- 严重反应:出现剧烈呕吐、拉肚子,甚至头晕、意识不清。
这些方法帮你管好经期
- 记好周期:用经期APP或日历记录出血量、疼痛程度,能及时发现异常;
- 热敷缓解:用38-40℃的热毛巾或暖宝宝敷肚子和腰,每次20分钟,能放松肌肉;
- 轻运动辅助:经期前3天做慢走、猫式伸展这类低强度运动,别做剧烈运动;
- 调整心态:正念冥想或深呼吸能降低大脑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痛感。
很多女性试过系统的营养调理和症状管理后,大概75%的人经期不适会得到改善。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如果自己调整没用,或者症状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比如妇科超声、血清铁蛋白检测)。早干预早缓解,别让经期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