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风热犯肺”,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像普通感冒、急性咽炎,严重的可能发展成肺炎。这类毛病轻重差异很大,轻的可能只是喉咙痒、鼻塞,重的会出现危险并发症,学会分辨症状能帮我们及时判断病情要不要紧。
先看这3个关键症状,分辨病情轻重
想要快速判断呼吸道感染严不严重,重点看3点:1. 发热:体温持续超过38℃,用了退烧药也难退下来;2. 呼吸:成年人安静坐着时,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正常约12-20次);3. 精神:反应变迟钝、一直睡不醒,或者特别烦躁、坐立不安。有这些症状说明病情可能不轻,要多留意。
普通感冒别慌,居家护理记住“三多三少”
如果体温没超38.5℃,也没有浑身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在家护理就能慢慢好,记住“三多三少”:
- 多喝温水:每天喝够2000毫升左右(约4瓶500ml矿泉水),帮助散热、稀释痰液;
- 多吃蔬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菠菜,补充维生素C和电解质,帮身体恢复;
- 多通风:每天开3次窗,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少油腻:别吃炸鸡、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 少聚集:少去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 少劳累:每天睡够7-9小时,让身体有精力对抗病毒。
如果想用药,可遵医嘱吃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在家要观察症状变化——如果高烧超过3天不退,或症状越来越重(比如从鼻塞发展到咳嗽、呼吸困难),赶紧去医院。
出现这5个信号,立刻去医院!
如果有以下任一情况,说明可能出现了肺炎或严重并发症,必须马上就医:
- 用指夹式血氧仪测,血氧持续低于95%;
-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
- 血压高压(收缩压)低于90mmHg;
- 反应迟钝、说胡话(比如认不清家人、乱说话);
- 尿明显变少(比如50公斤的人,每小时尿量少于25毫升)。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需要专业医生紧急处理。
要不要去医院?试试“3日观察法”
面对呼吸道感染,不妨用“3日观察法”做决策:
- 第1天:记好基础情况——体温、呼吸频率、有没有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 第2天:评估趋势——体温降了、咳嗽少了是好转,反之是加重;
- 第3天:若出现危险信号,或症状没好转,赶紧去医院。
建议记个“症状日记”: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画成曲线更清楚)、记录呼吸次数、饮食量(比如喝了一杯粥)、尿量(比如上午尿了2次),方便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怀疑肺炎?这些检查很重要
如果医生怀疑是肺炎,拍胸片或胸部CT能直接看到肺部有没有发炎;查降钙素原(PCT)能更准确判断是不是细菌感染,帮医生决定要不要用抗生素。这些检查能让治疗更精准。
做好3点,避免再次感染
想要减少复发,重点做好这3件事:
- 练呼吸肌:每天做15分钟腹式呼吸(用肚子用力吸气、慢慢呼气,别用胸部发力),增强肺部功能;
- 强免疫力: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提高身体抵抗力;
- 调湿度: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太干会刺激呼吸道,容易复发。
特别提醒: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的人,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但具体方案要问呼吸科医生。
总的来说,急性呼吸道感染虽常见,但轻重差别大。轻的在家好好护理就能好,重的要及时就医。学会分辨症状、科学决策,再做好预防,就能帮我们少受罪、更快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