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的黏膜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门卫”,碰到病毒、灰尘、花粉这些刺激,可能引发慢性炎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鼻炎。现在医学研究发现,鼻炎的发作和免疫力失衡、环境刺激都有关系,症状持续时间越长,鼻腔里的组织变化可能越明显。
鼻炎发作的四个常见原因
- 病菌感染
由病毒、细菌引起,通常和感冒一起出现。如果是急性细菌性鼻炎,得结合抽血查C反应蛋白、拍片子这些检查才能确诊。 - 过敏反应
属于速发型过敏,和体内的IgE抗体有关,典型表现是季节性发作——比如春天花粉多的时候,流清水鼻涕、一阵一阵打喷嚏。据统计,近十年城市里得过敏性鼻炎的人多了约37%。 - 非过敏炎症
长期接触PM2.5、二氧化氮这些污染物,或者温度突然变化、粉尘多的环境,也会引发持续炎症。工业越发达的地方,这种情况越多。 - 药物引起的鼻炎
如果用了血管收缩类的滴鼻药超过7天,可能会“反跳”——越用越鼻塞,鼻子里的下鼻甲黏膜还会出现血管扩张、基底膜变厚的问题。
鼻炎的典型症状,超过10天要警惕
如果鼻子不舒服超过10天没好,要留意以下表现:
- 交替性鼻塞:躺着的时候一侧鼻子堵得更厉害;
- 清水鼻涕倒流:鼻涕往喉咙里流;
- 嗅觉下降:闻东西没以前灵,比如原来能闻到的味道现在要凑很近才闻得到(检测发现嗅觉识别能力下降30%以上);
- 晨起打喷嚏:早上起来打一串,一次连打3个以上。
慢性鼻炎还可能引发并发症:比如咽鼓管功能不好(10个人里大概2个会出现)、睡觉呼吸乱(儿童里15%会有)。如果一直头痛还觉得耳朵闷,要小心“鼻-耳联动”的问题。
鼻炎怎么治?试试“三维调理法”
- 物理洗鼻
每天用生理盐水洗2次鼻子,能冲掉90%以上引发炎症的脏东西。有研究发现,加2.5%海盐的生理盐水,能让鼻子里黏液和纤毛的清洁速度快23%。洗的时候要往前倾,水温度和体温差不多(36-38℃),别太烫也别太凉。 -
环境控制
过敏体质的人要做好这几点:- 用CADR值不低于300立方米/小时的空气净化器(CADR是净化速度指标,数值越高越快);
- 卧室湿度保持在45%-55%;
- 花粉多的时候戴能挡住95%花粉的口罩;
- 每周用60℃以上的热水洗床单被罩。
-
免疫调理
针对过敏性鼻炎,可以试试:- 舌下含服标准化过敏原提取物(坚持3年,75%的人有效);
- 补充维生素D3(每天1000-2000国际单位);
- 多吃含Omega-3的食物(比如深海鱼),每天EPA加DHA加起来至少1克。
另外,规律做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能让鼻黏膜的血流速度快18%,建议每周凑够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每周5天,每天30分钟)。
这些情况要立刻去医院!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别犹豫,马上就诊:
- 完全闻不到味道超过2周;
- 一边鼻子越来越堵,还觉得脸麻;
- 头痛的时候看东西重影或者模糊;
- 一直流黄脓鼻涕,还发烧超过38.3℃;
- 小孩晚上睡觉呼吸暂停(每小时醒超过3次)。
如果拍片子发现鼻窦浑浊、中鼻甲长息肉或者鼻中隔偏曲超过5毫米,可能需要手术。
居家护理的小技巧
- 蒸汽吸入法:把5滴薄荷醇滴进200毫升开水里,吸的时候离水面20厘米(别烫着)。
- 补充锌:每天15毫克,能帮黏膜修复。
- 预防小妙招:
- 打流感疫苗,降低58%得病毒性鼻炎的风险;
- 过敏季节前2周就开始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过敏药);
- 每天做5分钟鼻子按摩——按迎香穴(鼻翼两侧),再推擦鼻梁。
有临床研究证明,按上面这些方法规范调理,症状能减轻60%以上,生活质量会明显变好。鼻炎虽然难缠,但找对方法,就能慢慢控制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