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开的卫生实验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冲马桶时不盖盖子,细菌会以气溶胶形式扩散到60厘米高,污染牙刷、毛巾等物品;而盖盖后细菌浓度显著降低。更值得注意的是,耐活的超级细菌艰难梭菌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家人健康带来隐患。
冲马桶不盖盖?细菌飞溅60cm高,存在超级细菌风险
冲马桶时的水流会形成强烈气流,把粪便、尿液里的微生物(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带到空中,变成0.5-5微米的气溶胶颗粒,悬浮数小时。实验显示,这些污染物能扩散到60厘米高——接近成人膝盖到洗手台的高度,牙刷放洗手台接触风险较高;毛巾这类织物容易吸附微生物,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
更需警惕的是超级细菌艰难梭菌:它的孢子耐干燥和低温,在卫生间能存活较长时间。如果通过气溶胶沾到牙刷,经口腔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可能引发肠道感染。
- 即时影响: 飞溅的液滴可能污染皮肤或黏膜,引发尿路感染或皮肤炎症。
- 长期累积: 持续暴露会增加耐药菌定植风险,影响菌群平衡。
易感人群需特别注意
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 儿童: 身高接近污染高度范围,手口接触频繁;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感染后易加重。
- 老年人: 基础病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后恢复较慢。
- 免疫力低下者: 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家庭传播路径需警惕:
- 间接接触: 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病原体交叉传播。
- 空气传播: 气溶胶中的细菌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3步防护策略
基础防护措施:
- 盖盖优先: 冲水前确保马桶盖完全闭合,腹泻后更需注意。
- 物品摆放: 牙刷建议放在带盖容器或离马桶1米外;毛巾悬挂高度建议超过1米。
清洁方案:
- 高频区域: 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洗手台、马桶周边和门把手,停留10分钟后冲洗。
- 深度清洁: 马桶边缘可用含过氧乙酸的清洁剂处理。
环境管理:
- 通风: 冲水后开排气扇或开窗通风10分钟,加速空气流通。
- 水封维护: 若马桶反味,需检查下水道密封性并及时处理。
养成盖盖冲水习惯并配合科学清洁,可有效降低家庭细菌传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