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需进行胃癌早筛,这些养胃误区要避开
时下年轻人熬夜
烧烤撸串、暴饮暴食
胃部却在替你“负重前行”
难免有一天会以
上腹疼痛、腹胀
嗳气、恶心等表现
来报复我们
若还有胃癌家族病史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胃溃疡等高危因素
当出现消化道症状时
可得格外留神
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发现越早
治愈率越高
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过往病房中多见中老年的胃癌患者,现在年轻的胃癌患者也是越来越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松表示,胃癌的发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都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众多因素参与其中,胃癌的高危因素有:
不良的饮食,如经常食用高盐、腌制、烟熏、烧烤的食物;
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病率地区;
遗传因素,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因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的残胃等。
胃炎会发展为胃癌吗?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制、过量饮酒,让不少年轻人偶尔都会出现胃炎,那么胃炎距离胃癌有多远?陈劲松主任表示,首先胃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饮食不洁或者饮酒引起的急性胃炎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几乎不会发生癌变。
慢性胃炎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前者不会发生癌变,而后者则是属于癌前病变,可发展为肠上皮发生,继而进展为不同程度的胃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为胃癌。
有胃溃疡病史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突然出现没有规律、节律的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嗳气、打嗝、黑便,都应该高度警惕胃癌的发生,及时就医并进行胃镜检查。
胃癌能早期发现吗?
胃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相关,1期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是95%,2期则下降到50%到60%,而4期5年生存率不足10%。不难看出,早诊早治疗是获得更高治愈率的关键。
陈劲松主任表示,胃癌早筛是实现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首先可进行胃癌风险评估,若40岁以上,以及有前述不良饮食习惯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就应该进行胃癌早筛,主要手段包括血清学的筛查,如胃癌特异性抗体等。
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显示存在较高的患癌风险,甚至怀疑已经发生胃癌,则需要接受胃镜活检,明确诊断。
得了胃癌怎么办?
患者通过胃镜活检发现早期的胃癌,通过外科手术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也要注意饮食均衡,同时定期复查也很关键,术后3年内三个月复查一次,3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目前我国临床上早期胃癌占比不高,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者晚期,很多患者甚至出现腹膜、肝、肺等远处转移,错过了通过手术实现治愈的机会。
不过随着医学技术和药物研发的进步,晚期胃癌仍然有不少的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可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起到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这些养胃误区要避开
正因为胃癌越发受到人们重视,大家对于养胃这件事也是越来越上心,亲戚朋友间的口口相传,或者自媒体视频都会经常传播关于养胃的相关知识,但事实上很多的养胃招数其实并不管用。
陈劲松主任特别提到以下几个养胃误区:
01
吃粥养胃,粥作为碳水化合物确实容易消化,但是长期吃粥会导致营养不良、消化功能减退、血糖升高
02
生姜暖胃,生姜是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刺激胃黏膜,可以诱发慢性胃炎;
03
牛奶养胃,牛奶可刺激胃酸的分泌,有胃息肉、胃溃疡、胃炎的患者饮用后会出现上腹胀痛等不适;通过长期进食蔬果减轻胃部负担,实际会导致营养失衡。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