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呕血?咯血?黑便?微创介入有效解决“出血难题”

2023-11-27 09:43:45      

出血性疾病是指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出血性疾病包括大咯血、创伤出血、产科大出血、消化道出血、肿瘤出血、术中和术后出血、其他部位不明原因出血等。

出血性疾病轻者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感染、休克,直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果遇到出血性疾病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到哪个科进行诊治呢?除了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还有什么办法?

为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专门开设“出血性疾病介入诊疗门诊”,熊斌教授团队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手段,能够准确定位并栓塞出血部位,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势。

熊斌主任介绍,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就是通过将一根细导管插入血管,利用导管输送药物、栓塞材料或覆膜支架等来治疗出血。

对于一些静脉出血患者,比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了可以栓塞破裂的曲张静脉,可以做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来降低门静脉压力继而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

这种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新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的胸腹水,以及布加综合征、肝窦综合征、门静脉高压合并门脉血栓等。

一位长期饮酒的肝硬化患者反复出现多次呕血、黑便等情况,还伴有头晕、心悸、乏力,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科医生给他做了内镜套扎治疗,暂时缓解了他的呕血症状,但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仍然较高。

熊斌主任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患者尽管已经接受了食道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治疗,但他的门静脉压力梯度仍居高不下,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非常高,需要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治疗,“介入分流术治疗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源头,使肝静脉压力梯度快速降低,相当于把‘总闸’关掉,可以起到明显的止血效果。”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没有再发生呕血、黑便等情况。因此,如果遇到出血性疾病,一定要尽快到有经验的“出血性疾病介入诊疗门诊”规范治疗,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出血性疾病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包括:

大咯血:通过支气管动脉造影术+栓塞术能够迅速止血。

创伤出血: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创伤出血,如肝脾破裂、骨盆骨折等,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出血动脉来止血。

产科大出血:对于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子宫动脉来止血。

消化道出血: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出血动脉来止血。

肿瘤出血:对于实体肿瘤引起的出血,比如肝肿瘤破裂,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肿瘤血管来止血。

术中和术后出血:对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的出血,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栓塞出血动脉来止血。

其他部位不明原因出血:对于其他部位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比如鼻出血、膀胱出血、胰腺炎合并出血等,介入治疗可以通过造影来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栓塞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建议到介入科咨询就诊。

对于发生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注意健康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酒精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和放松;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同时,应学会自我护理,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发生呕血、黑便等症状要尽快到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