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脾胃不好问题不少!秋季调理脾胃重在两点

2023-10-16 10:32:23      

“过了夏天人体就像是一块经过燃烧的炭火,外表看着冷却了,内里依旧余热不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鹏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诚然,天气已然入秋,但很多朋友都会感到自己脾胃不适,吃什么都“差点意思”,这是什么原因呢?

夏天时人们很多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都会对脾胃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冷饮不断、街边撸串、火锅聚餐等都会对人体脾胃造成损害。同时,夏天昼长夜短,睡觉的时间会比较晚一定程度上会损伤心神。因此,进入秋季后,调理可着重润燥和清内热,可提升和保护脾胃功能。

谈起“脾胃”很多年轻的朋友可能并不了解,也不知道中医口中的“脾胃不好”究竟产生怎样的后果。本期内容就带您走进脾胃,看看秋季如何调理我们的脾胃,做到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脾胃不好 问题不少

一入秋,因为腹痛、腹胀、腹泻而走进中医科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认为是脾胃、肠胃出现问题。对此,王鹏医生表示这只是老百姓对于脾胃问题相对简单的理解或者看法。其实在中医上脾胃消化系统的症状还是分得相对细致一点的。胃的症状主要是胃胀、胃痛、反酸、嗳气,主要是因为进食的东西,导致运化和排空的能力的变差,从而出现相关的症状。

而脾主要的功能是收藏,吸收营养物质,但是过度摄入营养物质,进入身体后无法及时有效地代谢,从而由营养物质变成毒性物质,会导致体内的血糖、血脂、尿酸水平出现异常,例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问题。脾的运化功能变差会导致大便溏泄、腹胀、腹泻、腹痛、局部水肿、反酸、嗳气等症状。同时脾主四肢肌肉,脾虚的人群一感冒就容易出现四肢关节、肌肉的酸痛。

脾胃不调除了脾和胃会出现各种相应的症状以外,在中医五脏五行上来说,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运化功能变差以后也会导致肺功能减弱,例如出现痰多、咳嗽等症状,或者老肺病、哮喘等陈旧性肺部疾病的加重和反复发作。此外,夏天过食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肝气过旺,导致血压偏高、情绪波动。

秋季如何调理脾胃

秋季调养首先是润燥,可以选用百合、莲子、沙参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红枣银耳莲子汤就很适合秋季润燥之用,即便身体偏寒的人群也是可以食用。

除了润燥以外,清内热也是很重要的,其中桑叶就是很不错的清内热食材,瘦肉桑叶枸杞汤既可清热润燥,也可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食用润燥、清内热的食物后,对于口干舌燥、大便干、失眠、情绪不宁等症状都是有一定的帮助。

秋季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注意?

马上就是中秋国庆假期,也是不少人外出旅游的旺季。王鹏医生建议,夏天常去的山间、溪流等地方,秋季时分就不适宜再去,特别高纬度、高海拔的地区也不是较好的选择,避免受到寒湿的侵袭。南北对流的旷野是不错的出游选择,感受一下秋高气爽,同时需要到北方地区旅游需要留意近期是否会出现寒潮或者降雪、降温。

饮食上,需要注意糖分的摄入,不妨选择火龙果、杏、梨、蓝莓、山楂等低糖且比较滋润的水果,榴莲和芒果尽量避免食用。同时,假期期间也需要酒精、肉类的摄入也应该适可而止,避免伤害脾胃功能。

户外运动时要注意做好保暖,适当使用润唇膏、洗鼻液滋润和保护口鼻,从而减少附着在呼吸道的病原菌,达到防病的目的。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