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 常揉足三里 多饮润燥茶
白露时斗指葵,时值公历9月8日前后。《礼记•月华》记载“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说明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是典型的秋天气节,“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气温下降速度加快,夜间温度使水汽凝结成露,露水在清晨的田野上晶莹剔透,因露珠成白色而得名为白露。
养生原则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千金要方》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收养之道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荣平之气。
食补原则
白露食补以健脾润燥为主。此时宜食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伤脾气、脾阳的食物,以及味厚滋腻、阻碍脾胃消化的食物。粮食类适宜选择粳米、玉米、薏苡仁、番薯等。肉蛋类宜选择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乌鸡等性温的食物。蔬菜则多选扁豆、豇豆、胡萝卜、洋葱、平菇等性平稍温且补益的食物。
白露时令食物
1、萝卜
味辛、甘性平,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功效,但对脾胃虚寒、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少食。
2、豆角
味甘性平,具有解渴健脾、补肾止泻、益气生津的作用,但腹胀者慎用食。
3、杏仁
味、苦生温,具有止咳、润肠作用,但婴儿慎食、阴虚咳嗽及便溏者慎食;
4、蘑菇
味甘性凉,具有消食、清神作用,但大便稀烂者慎食
推荐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肺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所以药补的基本原则润燥为主,忌耗散,辅助以补养气血,常用药物如: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等。
推荐菜肴
1、天冬炖猪肝
材料:天冬25克、生地50克、陈皮1个,猪肝、猪瘦肉各150克、鲜菊花10朵,酱油、植物油、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肝、猪瘦肉用酱油、植物油、盐腌渍15分钟。天冬、生地、陈皮用水浸泡后,水煎30分钟。将腌渍好的猪肝、猪瘦肉同菊花放入刚煎好的药材水例,煮熟,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使用于肝血不足、肝气郁结引起的视物不清、心烦失眠、口干口苦、毛发不泽或白发早衰等。
2、栗子仁焖鸡
材料:鸡1只,栗子仁200克、杏仁10克、核桃仁20克、红枣5枚。料酒、味精、精盐、白糖、植物油、等。
功效:具有温肺健脾补肾、止咳平喘及强健腰膝作用。适用于白露前后老年人肺脾肾不足引起的咳嗽虚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以及老年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喘咳气短等。
推荐茶饮
1、麦冬茅根茶
材料:麦冬20克、白茅根15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麦冬、白茅根水煎,去渣后晾温,加蜂蜜拌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功效:清热生津、润燥养肺,适用于肺胃热证,口干舌燥、咽喉干痒、干咳痰粘者。
2、菊花玫瑰茶
材料:菊花12克、玫瑰花、茉莉花各4克。
用法:将菊花、玫瑰花、茉莉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几分钟,代茶饮用。功效:清肺热、疏肝、提神醒脑。可改善情绪低落、心烦易怒等症。
推荐汤粥
1、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北沙参15克、玉竹10克、老鸭1只,老姜少许。
功效:滋阴润肺,养颜、抗衰老。煲汤时亦可加入玉米,以及马蹄、蜜枣,汤水会变清甜,更适合女性和孩子食用。
2、扁豆山药粥
材料:炒扁豆、怀山药各30克,粳米60克。
功效:健脾补肺、祛湿止泻。使用于脾虚体质之人,或年老体衰者在白露时节由于受凉或过食寒凉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体虚乏力等调摄。
经络养生
按摩足三里穴养护胃经
消化紊乱就按摩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白露时节对应的是人体的足阳明胃经。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
每天上午7:00~9:00时,气血流注胃经,胃经旺,此时进行敲打或者按揉胃经是最好的。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主要的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可艾灸或按压。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