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麻辣烫清洗难 千滚水煮存安全隐患
麻辣烫食材杂、清洗难,通常都夹杂着比较多的泥土、杂质,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麻辣烫的水普遍都是“千滚水”,反复地煮,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越积越多
入夏后,街头形形色色的麻辣烫摊点又多了起来。青菜鱼肉,各种食材被密密地穿在竹签上,一股脑儿地往热锅里堆。麻辣香鲜,空气中飘荡着诱人的味道,让很多食客难以割舍。然而,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提醒,麻辣烫虽然方便快捷,受人喜欢,但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健康隐患也很大,最好少食。
1。细菌感染
街头小吃是各种细菌以及病菌的集聚地,麻辣烫的食材杂、清洗难,通常都夹杂着比较多的泥土、杂质,卫生安全隐患最多。麻辣烫经常满满的一锅,如果没有煮开或者是煮烫的话,其中的细菌、寄生虫卵就不会彻底杀死,长期食用很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
2。刺激肠胃
麻辣烫都以辛辣刺激为主,促进食欲,让人不知不觉中过量食用。麻辣烫摊贩通常都愿意添加较重的味道,以便吸引消费者,并掩盖原料不够优质带来的鲜味不足等问题。如果长时间食用过分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肠胃黏膜,容易诱发肠胃疾病。盐味过重、味精过多,更不适合需要控制盐分的高血压、心脏病、肾病患者。
3。回收锅底
有不少麻辣烫、火锅店,包括少数知名火锅品牌,仍在使用回收锅底,一锅料煮了一天后,第二天仍继续用,有的甚至新料、旧料混起来用上好几天。麻辣烫的水都是“千滚水”,长时间沸腾,煮了一遍又一遍,水中积累的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千滚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导致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还有致畸、致癌、致甲状腺肿等危险。
4。非法添加
一些商家受利益驱动,会在麻辣烫中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成分,如工业碱、福尔马林等用于食物保鲜。工业碱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福尔马林就是40%浓度的甲醛溶液,毒性很大,经常食用很容易出现咽部、口腔、食管、胃肠道不适,损伤肝脏,甚至诱发癌变。
麻辣烫卫生风险很大,建议在平日生活中尽量少吃。如果“就好这一口”,最好是在家里自己做。如果在街上摊点吃,一定要选择正规、有营业执照的放心摊点,并注意要求彻底清洗食材、更换锅底。
相关阅读:
年轻人最爱麻辣烫火锅 食物"趁热吃"小心食道癌
麻辣烫、火锅都是时下青年人的最爱。趁热吃,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美味。因此,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夹着一块热气腾腾的食物就急吼吼地往嘴里送,殊不知,这种常年累月的、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将大大地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面对常被大家忽视的食道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发生密不可分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食道内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若经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等,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如果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反复多次易构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至癌变。
同时,那些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常吃腌渍食物的人群也是食道癌好发的高危人群。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等不良饮食习惯,易发生食道黏膜损伤、慢性炎症;腌渍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亚硝胺等都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反复刺激易引起食道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可导致最后的癌变。
远离食道癌管住自己的嘴
专家指出,维生素摄入不足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可直接影响损伤食道上皮修复,加速食道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甚至进而引起恶变。为此建议,要想远离食道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大家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维生素A、C、E、核黄素、叶酸等的摄入。
目前,食道癌晚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徘徊在15%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发现的食道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食道癌如何能够早期发现将直接关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专家建议,要想早期发现食道癌,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对于早期出现的噎食、堵塞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勿讳疾忌医。对于高危人群,还可以通过内镜探查、食管造影等手段及早明确诊断。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