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咳嗽(TM1)Unspecified Cough disorders (TM1)
编码SA7Z
关键词
索引词Cough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咳嗽(TM1)
未特指的咳嗽(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病因排除法:通过系统性检查排除所有可明确病因的咳嗽(如肺炎、哮喘、GERD、肺癌等),且满足以下条件:- 咳嗽持续时间 > 8周(慢性咳嗽)
- 胸部影像学(X线/CT)无特异性病理改变
- 肺功能检查无气流受限(FEV1/FVC ≥ 70%)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咳嗽持续存在:
- 慢性咳嗽 > 8周
- 急性/亚急性咳嗽需排除感染后咳嗽(病程 < 8周)
- 无特异性病因证据:
- 无肺炎影像学表现(如肺实变、浸润影)
- 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幅 < 12%且绝对值 < 200ml)
- 无胃食管反流客观证据(24小时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 < 14.72)
- 咳嗽持续存在: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症状特征:
- 干咳为主(痰量 < 10ml/天)
- 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 体征与基础疾病:
- 听诊无固定湿啰音/哮鸣音
- 无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
- 无免疫抑制状态(如HIV、长期激素使用)
- 症状特征: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胸部X线]
A --> C[血常规+CRP]
A --> D[肺功能基础测试]
B -->|异常| E[胸部CT]
C -->|中性粒细胞↑| F[痰培养]
D -->|异常| G[支气管激发试验]
D -->|正常| H[鼻窦CT]
H -->|异常| I[鼻后滴漏评估]
G -->|阳性| J[哮喘诊断]
G -->|阴性| K[24小时食管pH监测]
K -->|阳性| L[GERD诊断]
判断逻辑
-
胸部X线:
- 异常(如结节、浸润影)→ 需胸部CT排查肿瘤/感染
- 正常 → 进入慢性咳嗽病因筛查流程
-
肺功能检查:
- FEV1/FVC < 70% → 疑COPD/哮喘 → 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 FEV1/FVC ≥ 70% → 排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
支气管激发试验:
- 阳性(PC20 ≤ 8mg/ml)→ 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阴性 → 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排查GERD
-
鼻窦CT:
- 黏膜增厚/窦腔积液 → 支持UACS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中性粒细胞↑ + CRP > 10mg/L:提示细菌感染,需痰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
- 嗜酸性粒细胞 > 5%:提示过敏/哮喘,需结合支气管激发试验
-
痰液检查:
- 嗜酸性粒细胞 > 3%:支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建议ICS治疗
- 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警惕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过敏原检测:
- 总IgE > 100 IU/ml:提示特应性体质,需环境干预
- 特异性IgE阳性:明确过敏原回避目标
-
胃食管反流监测:
- Demeester评分 > 14.72:确诊GERD,需PPI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四、总结
- 诊断核心:慢性咳嗽(>8周)基础上,通过阶梯式检查排除所有已知病因(哮喘/GERD/UACS等)。
- 关键检查:肺功能(初筛)、支气管激发试验(哮喘排查)、食管pH监测(GERD确诊)。
- 实验室价值:血嗜酸粒细胞与痰细胞学指导抗炎治疗,过敏原检测优化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 《中国成人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23修订版)》
- CHEST《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