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休克Unspecified Shock
编码MG40.Z
关键词
索引词Shock、未特指的休克、休克、急性循环衰竭、循环衰竭、心血管衰竭、血管衰竭、外周循环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周围血管衰竭、血管舒缩性发作、休克综合征、周围循环衰竭NOS、循环休克
缩写未特指休克
别名不明原因休克、未知类型休克
未特指的休克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流动力学异常:
- 收缩压持续<90 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40 mmHg
- 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
- 组织低灌注证据(至少符合2项):
- 意识状态改变(GCS评分下降≥2分)
- 尿量<0.5 ml/kg/h持续2小时
- 皮肤花斑/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 动脉血乳酸≥2 mmol/L
- 血流动力学异常:
-
支持条件(分型鉴别依据):
-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 中心静脉压(CVP)<5 mmHg(低血容量性)或>12 mmHg(心源性)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65%
- 病因学线索:
- 近期大出血/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
- 严重过敏反应史(分布性休克)
- 新发心脏事件(心源性休克)
-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
排除标准:
- 明确诊断为特定类型休克(如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 一过性低血压(持续时间<30分钟)
二、辅助检查
-
初始评估检查:
- 第一层级:
- 动脉血气分析(含乳酸)
- 床旁超声(FOCUS)
- 中心静脉压监测
- 第二层级:
- 肺动脉导管监测(心源性/分布性休克)
- 微生物培养(怀疑感染性休克)
- 过敏原检测(过敏性休克)
- 第一层级:
-
判断逻辑:
- 动脉乳酸:
-
4 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恶化,需立即复苏
- 动态监测每2小时下降≥10%提示治疗有效
-
- 超声心动图:
- EF<40%+心室扩张→心源性休克
- 下腔静脉变异度>50%→容量反应性好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 <70%提示氧输送不足
-
80%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
- 动脉乳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代谢指标:
- 乳酸≥2 mmol/L:
- 每升高1 mmol/L,死亡率增加20%
- 持续>6 mmol/L提示不可逆休克
- 碱剩余≤-6 mEq/L:
- 反映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
- 乳酸≥2 mmol/L:
-
炎症标志物:
- 降钙素原≥2 ng/mL:
- 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敏感性80%)
- IL-6≥1000 pg/mL:
- 预示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 降钙素原≥2 ng/mL:
-
器官功能指标:
- 肌钙蛋白升高:
- 提示心肌损伤(心源性休克或休克继发损伤)
- 肌酐倍增:
- 急性肾损伤(AKI)3期,需RRT评估
- 肌钙蛋白升高: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0 μg/L:
- 提示DIC或肺栓塞可能
- 血小板<50×10^9/L:
- 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 D-二聚体>5000 μg/L:
四、分型诊断流程
-
初始复苏后评估:
- CVP+ScvO2+乳酸构成"休克三角"
- 液体反应性试验(被动抬腿试验/补液试验)
-
病因鉴别矩阵: 指标 低血容量性 心源性 分布性 梗阻性 四肢温度 冰冷 冰冷 温暖 冰冷 颈静脉怒张 无 有 无 有 肺部湿啰音 无 有 无 无
参考文献:
-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2023
- NEJM休克诊疗共识(2022)
- AHA心源性休克管理指南(2021)
- Intensive Care Med休克监测专家共识(2020)
注:未特指的休克需在24小时内完成分型诊断,避免延误针对性治疗。建议每4小时进行SOFA评分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