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大便失禁Unspecified Faecal incontinence
编码ME07.Z
关键词
索引词Faecal incontinence、未特指的大便失禁、大便失禁、便失禁、不自主排便、肛门括约肌失禁、直肠括约肌失控、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大便失禁、大便失禁NOS、无意识排便
缩写FI、Fecal-Incontinence
别名copracrasia、encopresis、scatacratia
(ME07.Z)未特指的大便失禁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排便失控(核心症状)
- 气体失禁:常见(70%-90%),清醒状态下无法自主控制肛门排气。
- 液体粪便漏出:高发(60%-80%),尤其在腹泻或直肠感觉减退时显著。
- 固体粪便失禁:较少见(10%-30%),多与括约肌严重损伤相关。
-
排便感知异常
- 直肠胀满感缺失:常见(50%-70%),患者无法感知直肠内粪便积聚。
- 突发性便意:较少见(20%-40%),常伴随不可抑制的排便冲动。
-
伴随症状
- 肛周皮肤刺激:常见(40%-60%),因频繁粪便接触导致皮炎或瘙痒。
- 焦虑或社交回避:高发(30%-50%),与失禁导致的心理压力相关。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估
- 静息压降低:常见(70%-90%),肛门测压显示内括约肌张力下降。
- 收缩压减弱:高发(60%-80%),外括约肌自主收缩能力减退。
-
神经反射异常
- 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较少见(20%-40%),提示神经支配异常。
- 球海绵体反射延迟:少见(10%-20%),多见于脊髓损伤患者。
-
直肠黏膜感觉减退
- 直肠容量阈值升高:常见(50%-70%),需更大容积刺激才能触发便意。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肛门超声(EUS)
- 括约肌缺损:常见(40%-60%),可见内/外括约肌连续性中断。
-
磁共振成像(MRI)
- 盆底肌肉萎缩:较少见(20%-30%),多见于神经源性失禁。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阴部神经潜伏期延长:少见(10%-20%),提示周围神经病变。
注释
- 症状几率数据来源:基于《Gastroenterology》2016年排便功能障碍指南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GI and Liver Physiology》括约肌功能研究。
- 体征评估依据:参考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及《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盆底评估共识。
- 影像学特征支持:引自《Radiology》盆底影像学诊断专刊(2020)。
注:临床表现与病因密切相关,括约肌结构完整者(如感觉性失禁)以直肠感知异常为主,而创伤或手术后失禁更易出现括约肌压力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