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大便失禁Unspecified Faecal incontinence

更新时间:2025-06-19 04:15:37
编码ME07.Z

关键词

索引词Faecal incontinence、未特指的大便失禁、大便失禁、便失禁、不自主排便、肛门括约肌失禁、直肠括约肌失控、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大便失禁、大便失禁NOS、无意识排便
缩写FI、Fecal-Incontinence
别名copracrasia、encopresis、scatacratia

(ME07.Z)未特指的大便失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腔内超声
      • 静息压≤40mmHg且收缩压≤80mmHg(正常参考值:静息压50-70mmHg,收缩压100-180mmHg)
      • 显示括约肌复合体结构断裂(内/外括约肌连续性中断≥30°弧度)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持续性排便失控
      • ≥1次/周的气体或液体粪便非自主排出,持续3个月以上
      • 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急性期)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直肠感觉阈值升高
      • 球囊扩张试验首次感觉阈值≥100mL(正常<50mL)
    • 神经反射异常
      •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2.2ms(正常1.8-2.0ms)
    • 生活质量影响
      • Wexner失禁评分≥10分(总分20分)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大便失禁评估] --> B(初步筛查) A --> C(专科评估) B --> B1[肛门指诊] B --> B2[Wexner评分] B --> B3[排便日记] C --> C1[肛门直肠测压] C --> C2[腔内超声] C --> C3[球囊排出试验] C1 --> C11[静息压] C1 --> C12[收缩压] C1 --> C13[直肠感觉] C2 --> C21[括约肌完整性] C2 --> C22[瘢痕范围] C3 --> C31[排出时间] C --> C4[神经电生理] C4 --> C41[阴部神经潜伏期] C4 --> C42[肌电图]

判断逻辑

  1. 肛门指诊

    • 括约肌张力评估:手指无阻力进入提示静息压降低
    • 自主收缩力:挤压无力提示外括约肌功能障碍
  2. 肛门直肠测压

    • 静息压<40mmHg → 内括约肌缺陷
    • 收缩压<80mmHg → 外括约肌损伤
    • 感觉阈值>100mL → 直肠神经病变
  3. 腔内超声

    • 括约肌环连续性中断 → 手术/产伤后结构损伤
    • 肌层变薄<2mm → 年龄相关退变
  4. 神经电生理

    • 潜伏期>2.2ms → 糖尿病/产科性神经病变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常规 Hb<110g/L 慢性失血(直肠黏膜损伤) 肠镜排除溃疡/肿瘤
便潜血 阳性 肛门撕裂/直肠炎 肛门镜检查
甲状腺功能 TSH>4.5mIU/L 甲减致肠蠕动异常 内分泌科评估
空腹血糖 >7.0mmol/L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优化降糖方案
电解质 K+<3.5mmol/L 腹泻相关电解质紊乱 纠正失衡+止泻治疗
维生素B12 <150pg/mL 骶神经根营养障碍 补充B12+神经传导复查

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Wexner评分+排便日记确认症状频率
  2. 专科评估
    • 测压+超声明确括约肌功能与结构
    • 神经电生理鉴别神经源性失禁
  3. 实验室排查
    • 便潜血排除器质性疾病
    • 血糖/甲状腺功能筛查代谢病因
  4. 治疗分层
    • 结构损伤→手术修复(如括约肌成形术)
    • 神经病变→骶神经调节治疗

参考文献

  • Rome IV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Gastroenterology 2016)
  • 国际尿控协会(ICS)大便失禁评估指南(Neurourol Urodyn 2020)
  •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盆底障碍管理共识(Dis Colon Rectu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