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编码MG52.00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 TB[耐多药结核]
同义词MDR TB -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
缩写MDR-TB
别名耐多药结核、耐多药肺结核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具有病因
--其他特指的结核病--未特指的结核病--潜伏性结核1B11 神经系统结核
1B11.3脑结核性肉芽肿1B11.2脑膜结核瘤1B11.0结核性脑脊膜炎1B11.1结核性脑膜脑炎1B11.Y神经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1B11.Z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1B12 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结核
1B12.1眼结核病1B12.5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B12.4肌肉骨骼系统结核1B12.4Y肌肉骨骼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1B12.4Z未特指的肌肉骨骼系统结核1B12.41结核性肌炎1B12.7消化系统结核病1B12.0心脏结核病1B12.40骨结核病或关节结核病1B12.8皮肤结核病1B12.Y其他特指器官或部位的结核1B12.3内分泌腺结核病1B12.6周围淋巴结结核病1B12.2耳结核病1B13 粟粒性结核
1B13.0单个特指部位的急性粟粒性结核1B13.1多部位的急性粟粒性结核1B13.2急性粟粒性结核,未特指部位1B13.Y其他特指的粟粒性结核1B13.Z未特指的粟粒性结核1B10 呼吸系统结核
1B10.1呼吸道结核病,未确诊病例1B10.Z呼吸道结核病,未提及经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1B10.0呼吸道结核病,确诊病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是指对异烟肼(Isoniazid)和利福平(Rifampicin)这两种一线抗结核核心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此定义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化分类,其耐药特性导致传统一线治疗方案失效,需采用二线药物治疗。需注意与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严格区分,后者在MDR-TB基础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及至少一种二线注射剂耐药。
病因学特征
-
耐药机制:
- 基因靶点突变:rpoB基因突变导致利福平耐药;katG基因缺失或inhA启动子突变引发异烟肼耐药。突变位点具有药物特异性。
- 治疗管理缺陷:不规范的短程化疗(如患者依从性差、药物供应中断、处方剂量错误)导致亚治疗浓度环境,促进耐药突变体选择性增殖。
- 原发传播:通过气溶胶实现人际传播,呼吸道暴露于活动性MDR-TB患者是主要感染途径,与敏感菌株传播动力学无本质差异。
-
高危因素:
- 免疫缺陷宿主:HIV感染使年发病率提升20-30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者风险同步增高。
- 医疗系统脆弱性:药物敏感性检测(DST)覆盖率不足、二线药物可及性差、接触者追踪体系缺失构成流行维持因素。
- 宿主代谢状态:糖尿病(OR=3.11)、矽肺(OR=2.73)及低体重指数(BMI<18.5)显著增加进展风险。
病理机制
-
细胞内寄生策略:
- 通过ESX-1分泌系统干扰吞噬体成熟,抑制溶酶体酸化;上调nuoG基因表达抵抗活性氧(ROS)杀伤,实现巨噬细胞内持续存活。
-
免疫调节失衡:
- 诱导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削弱Th1型免疫应答;同时引发基质金属蛋白酶介导的肺组织破坏性炎症。
-
器官损伤模式:
- 肺部空洞形成源于Caseous necrosis液化后经支气管播散,伴随纤维钙化灶包裹的持续菌群存留(persister);血行播散倾向低于敏感株,但胸膜、脊柱受累比例增加。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呼吸系统:晨间加剧的阵发性咳嗽伴黄绿色粘液痰(>50%病例),空洞性病变者可突发大咯血(>200ml/24h)。
- 全身毒性反应:午后弛张热(38.5-39.5℃)、夜间盗汗导致衣物浸湿需更换("drenching sweats")、6个月内非意向性体重下降>10%。
- 肺外表现:粟粒性结核病发生率较敏感株降低,但淋巴结寒性脓疡破溃形成窦道更具特征性。
参考文献:
- 《WHO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uberculosis: Module 4: Treatment -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treatment, 2022 update》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23)
-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3》(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本内容严格参照国际权威指南更新,已排除与ICD-11分类系统的潜在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