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Haemolysis,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编码MA16.00
关键词
索引词Haemolysis,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溶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溶血NOS
同义词haemolysis NOS、autoimmune haemolysis
缩写NOS溶血、haemolysisNOS
别名不明原因溶血、特发性溶血、非特异性溶血、未分类溶血
溶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A16.00)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排除所有已知特异性溶血病因后,结合实验室证据确认红细胞破坏加速及骨髓代偿反应。
必须条件:
-
溶血直接证据:
- 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1.5 mg/dL)且无肝功能障碍证据
- 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升高(>100×10^9/L 或网织红细胞比例>3%)
-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升高(>480 U/L)
-
排除其他明确病因:
- 无遗传性红细胞膜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无红细胞酶缺陷(G6PD活性正常)
- 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直接证据(Coombs试验阴性)
- 无近期输血、蛇毒暴露或机械性溶血诱因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符合:
- 黄疸(血清总胆红素>2 mg/dL)
- 脾脏肿大(超声显示脾长径>12 cm)
- 血红蛋白尿(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
-
实验室补充证据:
- 血清结合珠蛋白<30 mg/dL(提示血管内溶血)
- 外周血涂片见红细胞碎片(>1%)
- 尿含铁血黄素阳性(慢性血管内溶血)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血液学评估
│ ├─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MCV)
│ ├─外周血涂片
│ ├─血清胆红素(间接/直接)
│ ├─LDH、结合珠蛋白
│ └─Coombs试验(排除免疫性溶血)
│
├─病因排除检查
│ ├─G6PD活性检测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血红蛋白电泳
│ └─流式细胞术(CD55/CD59检测)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脾脏体积评估)
│ └─腹部CT(复杂病例)
│
└─尿液分析
├─尿常规(潜血、尿胆原)
└─Rous试验(含铁血黄素检测)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网织红细胞>3%提示有效骨髓代偿,需结合MCV:
- MCV升高:提示无效红细胞生成(需排除巨幼细胞贫血)
- MCV正常/降低:支持溶血
- 网织红细胞>3%提示有效骨髓代偿,需结合MCV:
-
外周血涂片:
- 球形红细胞>10%→需行渗透脆性试验
- 靶形红细胞→怀疑血红蛋白病
- 裂红细胞>1%→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
-
Coombs试验:
- 阳性→转诊至免疫性溶血评估流程
- 阴性→进入非免疫性溶血诊断路径
-
腹部超声:
- 脾脏增大(长径>12 cm)提示血管外溶血
- 脾脏正常需重点关注血管内溶血证据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
---|---|---|
间接胆红素 | 0.2-1.2 mg/dL | >1.5 mg/dL提示溶血,需排除Gilbert综合征 |
LDH | 140-280 U/L | >480 U/L提示细胞破坏,需鉴别肿瘤/梗死 |
结合珠蛋白 | 30-200 mg/dL | <30 mg/dL支持急性溶血,持续低下需排查PNH |
网织红细胞 | 0.5%-1.5% (绝对计数25-75×10^9/L) | >3%提示有效骨髓反应,<1%需怀疑再生障碍 |
尿含铁血黄素 | 阴性 | 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需行流式CD59检测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通过"排除法"建立诊断,重点关注LDH、网织红细胞、间接胆红素三联升高。
- 检查策略:
- 首诊应完成Coombs试验、G6PD活性检测及外周血涂片
- 病因不明时,48小时内完善流式细胞术(CD55/CD59)及遗传学检测
- 鉴别重点:
- 血管内/外溶血定位决定后续检查方向
- 脾脏体积与溶血速度的关联性分析
权威参考文献: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溶血性贫血章节
- UpToDate: Approach to the adult with hemolytic anemia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23年溶血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