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标本的临床所见Unspecified Clinical findings in specimens from female genital organs
编码MF6Z
关键词
索引词Clinical findings in specimens from female genital organs、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标本的临床所见、女性生殖器官的异常标本
别名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样本异常、未特指的妇科标本异常、未特指的女性生殖系统标本异常、未特指的妇科检查异常、unspecified-female-genital-organ-specimen-clinical-findings、abnormal-specimen-of-female-genital-organs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2GU7 女性生殖器官
XA0MU9小阴唇XA1LK7阴道XA3FR4子宫内膜基质XA9BM1加特纳管XA5WW1子宫颈XA3C45阴蒂包皮XA1A52外阴前庭XA4851阴蒂XA9DM0子宫内膜腺体XA5229子宫体XA11L9阴唇XA27K9巴氏腺XA0565外阴后阴唇系带XA6FA5卵巢皮质XA7E69子宫附件XA3A69处女膜XA7F09子宫峡部XA3QZ2子宫腔XA8QA8子宫内膜XA3V49子宫底XA0KR7子宫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XA3Z33子宫内口XA78U5外阴XA7Z73宫颈管XA9HG1子宫旁组织XA46V2阴道穹窿XA1QK0卵巢XA59G9大阴唇XA99N3子宫XA4AH3阴道口XA2LU5子宫肌层XA44X6卵巢髓质XA3EF0输卵管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标本的临床所见
一、临床定义
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标本的临床所见(MF6Z)指通过实验室检测或影像学检查,从女性生殖系统获取的生物样本(包括组织、细胞、体液等)中发现的异常结果,且该结果无法归类于现有具体疾病分类。此编码适用于暂未明确病理性质的形态学、功能或生化改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定临床意义。
二、医学定义
该编码在妇科诊断体系中具有过渡性分类作用,涵盖卵巢、输卵管、子宫、宫颈及外阴等部位标本的异常发现。当异常表现不符合特定疾病诊断标准(如炎症、肿瘤或发育异常)时,可用于记录初步检查结果。此类发现可能提示生殖系统潜在病理状态,需通过组织病理学、分子检测或随访观察明确本质。
三、病因:病理生理机制
-
先天性因素:
- 胚胎期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导致的解剖结构变异(如苗勒管融合障碍),不伴有明确综合征诊断。
- 注:需与已命名的先天性畸形(如MRKH综合征)严格区分。
-
感染性因素:
-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病原体类型或感染模式未能明确识别。
- 例如:宫颈细胞学显示炎性反应但微生物培养阴性。
-
内分泌失衡:
- 生殖激素水平紊乱引起的周期性改变或组织结构异常,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支持特定内分泌疾病诊断。
- 如子宫内膜增殖状态无法归类为单纯型或复杂型增生。
-
遗传易感性:
- 基因多态性或表观遗传改变导致的疾病倾向,尚未达到遗传性疾病诊断阈值。
- 例如:卵巢组织中发现TP53基因杂合性缺失但无恶性证据。
-
环境暴露:
- 外源性物质(如双酚A)暴露引起的亚临床改变,组织学表现为非特异性退行性变或化生。
四、病因:具体高危因素
-
年龄相关生理变化:
- 不同生理阶段(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可能出现特征性异常发现
- 如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萎缩伴局灶性增生改变
-
医源性因素:
- 激素类药物使用史(如长期避孕药或HRT)导致的非预期组织反应
- 辅助生殖技术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征前驱改变
-
免疫状态异常: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生殖道标本中出现的非特异性炎性浸润
- 如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宫颈腺体萎缩伴淋巴细胞浸润
-
代谢紊乱:
- 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子宫内膜代谢异常
- 表现为间质细胞脂质沉积但未达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标准
-
慢性刺激:
- 宫内节育器长期留置导致的局部机械性损伤修复反应
- 如宫颈细胞学显示修复性改变但无上皮内瘤变证据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关于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统一命名和定义的中国专家共识(202X)》
- 《女性生殖系统非肿瘤性病变病理诊断指南(202X版)》
- 《ICD-11妇科疾病分类临床应用指导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