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官样本中酶水平异常Abnormal level of enzymes in specimens from female genital organs
编码MF60
关键词
索引词Abnormal level of enzymes in specimens from female genital organs、女性生殖器官样本中酶水平异常
缩写女性生殖酶异常
别名女性生殖道酶异常、妇科酶水平异常、女性生殖器官酶异常、女性生殖系统酶活性异常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2GU7 女性生殖器官
XA0MU9小阴唇XA1LK7阴道XA3FR4子宫内膜基质XA9BM1加特纳管XA5WW1子宫颈XA3C45阴蒂包皮XA1A52外阴前庭XA4851阴蒂XA9DM0子宫内膜腺体XA5229子宫体XA11L9阴唇XA27K9巴氏腺XA0565外阴后阴唇系带XA6FA5卵巢皮质XA7E69子宫附件XA3A69处女膜XA7F09子宫峡部XA3QZ2子宫腔XA8QA8子宫内膜XA3V49子宫底XA0KR7子宫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XA3Z33子宫内口XA78U5外阴XA7Z73宫颈管XA9HG1子宫旁组织XA46V2阴道穹窿XA1QK0卵巢XA59G9大阴唇XA99N3子宫XA4AH3阴道口XA2LU5子宫肌层XA44X6卵巢髓质XA3EF0输卵管女性生殖器官样本中酶水平异常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女性生殖器官样本中酶水平异常(ICD-11编码:MF60)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女性生殖系统组织或分泌物中特定酶的活性持续偏离生理参考区间的病理状态。此类异常可发生于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或卵巢等部位,涉及的酶包括但不限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β-葡萄糖醛酸酶及组织蛋白酶等,其活性变化与细胞代谢异常、组织修复或病理损伤过程相关。
病因学特征
-
感染性疾病:
- 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宫颈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炎性细胞释放蛋白酶或氧化应激相关酶类。例如,细菌性阴道病中加德纳菌过度增殖会降低乳酸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同时增加唾液酸酶活性,破坏微环境稳态。
-
肿瘤性疾病:
- 恶性肿瘤(如宫颈鳞癌、子宫内膜腺癌)因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侵袭,常伴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活性升高。良性肿瘤(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压迫性缺血,引发乳酸脱氢酶(LDH)等细胞损伤标志酶释放。
-
内分泌失调:
- 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衡可调控生殖道上皮细胞中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等激素代谢酶的活性。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雄激素转化异常,可能影响宫颈黏液中的酶谱特征。
-
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
- 先天性酶缺陷(如溶酶体贮积症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缺乏)可导致生殖器官细胞内代谢产物异常蓄积。此类疾病多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如GLB1基因突变引起的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症可能累及卵巢功能。
-
其他病理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通过补体激活途径导致组织蛋白酶释放;放疗或化疗药物可能直接抑制生殖道上皮细胞的DNA修复酶(如PARP)活性。
病理机制
-
直接细胞损伤机制:
- 病原体毒素或理化刺激可直接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促使胞内酶(如乳酸脱氢酶)外泄;慢性炎症环境中,巨噬细胞分泌的弹性蛋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
-
激素-受体信号调控:
- 性激素通过核受体调控靶基因转录,例如雌激素受体α(ERα)激活后可上调宫颈上皮细胞中碳酸酐酶的合成,影响黏液酸碱平衡。
-
免疫介导的酶活性调节:
- 自身抗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特定酶结构域结合(如抗卵巢抗体靶向透明带糖蛋白相关水解酶),导致酶功能抑制或异常激活。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未列出具体文献引用。对于更深入的专业知识,请查阅相关领域权威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