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累型眩晕Exertional dizziness

更新时间:2025-06-18 12:02:35
编码MB48.2

关键词

索引词Exertional dizziness、劳累型眩晕
缩写ED
别名体力活动后眩晕、运动性眩晕、劳力性头晕、劳动引起的眩晕、劳累后头晕、体位性劳累眩晕

劳累型眩晕(MB48.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1. 体力活动诱发的头晕或眩晕

    • 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头昏、旋转感或漂浮感(高,70%-90%),停止活动后通常可在数分钟内缓解(临床观察数据)。
    • 伴随恶心(常见,约40%-60%)、出汗增多(常见,50%-70%)及面色苍白(较少见,20%-30%)。
  2. 失衡感

    • 行走不稳或需要扶物支撑(中等,30%-50%),尤其在疲劳状态下加重。
  3. 非特异性前驱症状

    • 运动前出现心悸(低,10%-20%)、呼吸急促(低,15%-25%)或肌肉乏力(较少见,10%-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体位性血压波动
    • 运动后立位血压下降≥20 mmHg(常见,约30%-40%),提示自主神经调节异常。
  2. 心率变异异常
    • 心率恢复延迟(运动后3分钟内心率下降<12次/分,低,10%-20%),反映心血管代偿能力不足。
  3. 前庭功能检查
    • 冷热试验或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偶见单侧前庭功能减退(罕见,<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代谢指标异常
    • 运动后血糖<3.9 mmol/L(低血糖相关性,10%-15%)。
    • 血乳酸水平升高>4 mmol/L(高,70%-80%),与肌肉过度负荷相关。
  2. 颈椎影像学
    • C4-C6椎间盘退变或椎动脉受压(MRI或CT,较少见,5%-10%)。
  3. 心血管评估
    • 运动负荷试验中ST段压低(缺血相关性,罕见,<5%)。

备注

  • 数据支持说明:上述几率基于前庭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及运动相关性低血糖的流行病学研究间接推断(如Neuhauser HK et al., 2005; Freeman R et al., 2011),目前尚无针对MB48.2的特异性队列研究。
  • 鉴别重点:需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心律失常及结构性颈椎病等明确病因。

参考文献

  • Neuhauser HK. The epidemiology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 Handb Clin Neurol. 2016.
  • Freeman R. Clinical practice.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 Engl J Med.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