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矿物质水平异常Abnormal level of blood mineral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9:31
编码MA18.1

关键词

索引词Abnormal level of blood mineral、血液矿物质水平异常、血液矿物质水平异常NEC、血钴水平异常、血铜水平异常、血铁水平异常、血镁水平异常、血锌水平异常
同义词Abnormal blood level of mineral NEC
缩写血矿物质异常、血矿水平异常

其他特指的缺铁性贫血(3A0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骨髓铁染色阴性: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内铁(含铁血黄素)和细胞外铁均消失(铁储备完全耗尽)。
    • 基因检测阳性:针对遗传性缺铁性贫血(如IRIDA综合征、铜蓝蛋白缺乏症)检出相关基因突变(如TMPRSS6、CP基因突变)。
  2. 必须条件

    • 实验室三联征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男性<130 g/L,女性<120 g/L;MCV<80 fL;MCH<27 pg。
      • 血清铁蛋白(SF)<30 μg/L(炎症状态下需结合CRP调整阈值)。
      •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16%。
  3. 支持条件

    • 铁代谢指标异常
      • 血清铁(SI)<8.95 μmol/L(男性)或<7.16 μmol/L(女性)。
      • 总铁结合力(TIBC)>64.44 μmol/L。
    • 临床特征
      • 异食癖(如食冰癖、食土癖)。
      • 典型体征:反甲(匙状甲)、舌炎、口角炎。
    • 治疗反应:口服铁剂治疗3周后网织红细胞未明显升高(提示铁剂难治性)。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铁代谢检测(SF、SI、TIBC、TSAT)
    ├─骨髓检查
    │ └─铁染色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评估肝脾铁沉积)
    │ └─上消化道内镜(排查Plummer-Vinson综合征)
    └─基因检测
    ├─TMPRSS6基因(IRIDA综合征)
    └─CP基因(铜蓝蛋白缺乏症)

  2.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MCV<80 fL且MCH<27 pg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需优先排除缺铁。
    • 铁代谢检测
      • SF<30 μg/L:直接反映铁储备耗尽(炎症时需SF<100 μg/L)。
      • TSAT<16%:提示功能性铁缺乏。
    • 骨髓铁染色:金标准,适用于复杂病例(如慢性病贫血合并缺铁)。
    • 基因检测:对铁剂无效或家族史阳性者,需检测TMPRSS6、CP等基因。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清铁蛋白(SF)

    • <30 μg/L:确诊缺铁;30-100 μg/L需结合CRP排除慢性病贫血。
    • >1000 μg/L:提示遗传性血色病或输血性铁过载(需排查误诊)。
  2.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

    • <16%:支持缺铁诊断;>50%需排除血色病。
  3.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

    • <28 pg:早于Hb下降的缺铁指标,灵敏度达90%。
  4.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 >28.1 nmol/L:缺铁特异性指标,不受炎症干扰。
  5. 肝肾功能

    • ALT/AST升高:提示继发性铁过载(如铜蓝蛋白缺乏症)。
    • 肌酐升高:需排除慢性肾病相关贫血。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铁代谢三联征(SF↓、TSAT↓、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联合骨髓铁染色或基因检测。
  • 辅助检查重点
    • 顽固性贫血需基因检测排除IRIDA综合征。
    • 吞咽困难患者需内镜筛查Plummer-Vinson蹼。
  • 实验室解读:优先选择CHr、sTfR等早期敏感指标,动态监测铁剂治疗反应。

参考文献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张之南主编)
  • WHO《缺铁性贫血诊断指南》(2022修订版)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遗传性铁代谢疾病专题综述(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