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瘙痒症Uraemic pruritu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EC90.10

关键词

索引词Uraemic pruritus、尿毒症性瘙痒症、肾源性瘙痒症、慢性肾病引起的瘙痒症
同义词Nephrogenic pruritus、Pruritus due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Renal pruritus
别名尿毒症性皮肤瘙痒、肾功能衰竭相关瘙痒、透析患者瘙痒症

尿毒症性瘙痒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广泛分布的剧烈瘙痒,尤其夜间更为明显。
    •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瘙痒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和其他系统性疾病(如肝病、血液病等)。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广泛分布的剧烈瘙痒,影响躯干、四肢以及头部等部位,夜间更为明显。
      • 皮肤干燥脱屑,伴有色素沉着。
    • 非典型症状
      • 皮肤烧灼感或蚁行感。
      • 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
    • 体征
      • 皮肤干燥和色素沉着,反复抓痕和血痂导致局部色素沉积。
      • 抓痕和血痂,甚至继发感染。
    • 实验室检查
      • 血清钙磷水平异常(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 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肾脏结构和功能状态评估。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临床表现,并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痒。
    • 支持条件中至少满足2项以上。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肾脏超声/CT
      • 异常意义: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状态,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2. 皮肤检查

    • 皮肤活检
      • 异常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皮肤活检可显示表皮增厚、角质层水分丢失增加、细胞间脂质减少等变化,有助于确认瘙痒的原因。
  3. 心理评估

    • 焦虑抑郁量表
      • 判断逻辑: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瘙痒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 血液检查

    • 血常规
      • 异常意义: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如血液病。
    • 肝功能检查
      • 异常意义:排除肝病引起的瘙痒。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血清钙磷水平
      • 血钙升高(>2.6 mmol/L):提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血磷升高(>1.45 mmol/L):提示钙磷代谢紊乱。
    • 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
      • BUN升高(>7.14 mmol/L):提示肾功能衰竭。
      • Cr升高(>115 μmol/L):提示肾功能衰竭。
  2. 皮肤活检

    • 表皮增厚:提示慢性炎症反应。
    • 角质层水分丢失增加:提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 细胞间脂质减少:提示皮肤保湿能力下降。
  3. 免疫学检查

    • IgE水平
      • IgE升高:提示过敏反应或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4. 神经传导检查

    • 痛觉传导路径异常
      • 异常意义: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加剧瘙痒感受。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广泛分布的剧烈瘙痒)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痒。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肾脏结构和功能评估)、皮肤检查(皮肤活检)和心理评估为主,帮助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血清钙磷水平、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皮肤活检结果。

权威依据:《中华肾脏病杂志》、相关临床指南及综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