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皮脂腺疾病Unspecified Disorders of the sebaceous gland

更新时间:2025-06-19 00:32:19
编码ED91.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the sebaceous gland、未特指的皮脂腺疾病、皮脂腺疾病
缩写WMTZ-PZJ-BING
别名皮脂腺异常、皮脂腺问题、皮脂腺病变、皮脂腺病症

未特指的皮脂腺疾病(ED9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显示皮脂腺导管扩张、囊肿形成或异常增生,伴/不伴炎性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2.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典型皮损表现
      • 面部/头皮油脂分泌显著增多(触诊油腻感+肉眼可见油光)
      • 躯干或头颈部出现≥1个边界清晰的囊性结节(直径通常0.5-2cm)
    • 组织学验证:病理报告明确提示皮脂腺结构异常(导管扩张/异位腺体/囊肿形成)。
  3. 支持条件

    • 症状支持
      • 持续皮肤瘙痒(VAS评分≥4分)
      • 局部干燥脱屑(尤其伴皮脂分泌减少时)
    • 继发改变阈值
      • 红斑面积≥5cm²(Wood灯下荧光增强)
      • 细菌培养检出丙酸杆菌/葡萄球菌(菌落数≥10³ CFU/g组织)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实验室检测]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视诊:油脂分泌/皮损分布) B --> B2(触诊:结节质地/压痛) C --> C1(细菌培养) C --> C2(组织病理活检) D --> D1(皮肤超声) D --> D2(深部病变:MRI)

判断逻辑

  1. 临床评估
    • 视诊油性区域:前额/T区油脂覆盖>50%提示皮脂溢出
    • 触诊结节:无痛囊性肿物+可移动→支持皮脂腺囊肿
  2. 实验室检测
    • 细菌培养阳性:需区分病原体(定植菌 vs 致病菌)
    • 病理活检
      • 导管扩张+角化过度→导管阻塞型
      • 腺泡增生→增殖型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
      • 无回声囊腔+后方增强→单纯囊肿
      • 混合回声+血流信号→感染性囊肿
    • MRI:T2高信号囊腔+边缘强化→深部复杂性囊肿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结果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细菌培养 丙酸杆菌>10⁴ CFU/g 提示菌群失调,可能继发炎症 局部抗菌治疗(克林霉素)
组织病理 腺体异位+炎性浸润 确诊皮脂腺结构异常,排除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抗炎治疗
皮脂分泌检测 分泌速率>2.5mg/cm²/3h 皮脂溢出活跃,需调节脂代谢 口服异维A酸(低剂量)
血清雄激素 游离睾酮>40pg/mL(女性) 内分泌因素参与,尤其伴多毛/痤疮 抗雄激素治疗(螺内酯)
炎性指标 CRP>8mg/L 提示系统性炎症反应,见于继发感染或免疫异常 排查自身免疫疾病

诊断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S[典型皮损] -->|是| T{病理活检} S -->|否| E[排除诊断] T -->|阳性| U[确诊ED91.Z] T -->|阴性| V[补充超声/MRI] V -->|深部病变| W[穿刺活检] W -->|确诊| U W -->|未确诊| X[考虑其他皮肤附属器疾病]

参考文献

  • 《Rook皮肤病学》(第9版)皮脂腺疾病章节
  • 美国皮肤科学会(AAD)临床指南:附属器疾病管理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脂腺疾病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