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异位症Heterotopic sebaceous glands
编码ED91.0
关键词
索引词Heterotopic sebaceous glands、皮脂腺异位症、Fordyce斑、异位皮脂腺、唇皮脂腺异位、福代斯唇斑、口腔黏膜皮脂腺异位、口腔黏膜福代斯斑、阴茎皮脂腺异位、阴茎福代斯斑、外阴皮脂腺异位、外阴福代斯斑
同义词Fordyce spots、Ectopic sebaceous glands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口腔黏膜XA8JD4 唇
XA7H02下唇唇红XA7VQ4上唇XA1BP2唇内面XA5VD0外下唇XA0K68外上唇XA75S0上唇唇红XA15W6下唇XA5163鼻唇沟XA8RK1上唇红缘XA3141唇系带XA3K27外唇XA9TK2下唇红缘XA5LY8人中XA1EF8唇联合XA7QV2 阴茎
XA9A26阴茎体XA3Q76阴茎尿道口XA2BL8包皮外表面XA0970阴茎根XA7V24包皮系带XA54U4阴茎冠状沟XA3KB3尿道旁腺XA0MH6龟头XA71S4包皮XA1CP6包皮黏膜表面XA03Y8阴茎背侧面XA3D56阴茎腹侧面XA78U5 外阴
XA0MU9小阴唇XA3C45阴蒂包皮XA1A52外阴前庭XA4851阴蒂XA11L9阴唇XA27K9巴氏腺XA0565外阴后阴唇系带XA59G9大阴唇皮脂腺异位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皮脂腺异位症(Ectopic Sebaceous Glands),也被称为Fordyce斑,是一种良性生理性变异,表现为皮脂腺在非典型解剖位置的可见性聚集。这种改变常见于口腔黏膜、唇部、外生殖器等部位,呈现为无明显隆起的粟粒大小扁平丘疹状损害,通常呈淡黄色或乳白色。这些异位皮脂腺属于正常组织结构,不伴随病理性改变且无自觉症状,通常无需干预性治疗。
病因学特征
-
内分泌因素:
- 具体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激素敏感性相关。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可促进皮脂腺的显性化表现,这被认为是该现象在青春期后显现的重要原因。
-
局部因素:
- 局部机械刺激可能促使原有微小异位腺体显现,尤其在黏膜与皮肤交界区域(如口唇部)更为明显。
- 家族性聚集现象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但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遗传模式。
-
发育因素:
- 本质上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皮脂腺原基的异常定位,属于组织结构分布的生理性变异而非病理性增生。
病理机制
- 组织学特征为正常形态的皮脂腺小叶直接开口于黏膜或毛囊缺失的表皮区域。异位腺体保持正常分泌功能,其导管直接连通表面,形成特征性的肉眼可见斑疹。
- 病理切片可见成熟皮脂腺结构,腺泡数量较正常区域密集但无增生迹象,周围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 形态特征:边界清晰的针尖至粟粒大小斑疹,呈淡黄或乳白色,密集而不融合,好发于唇红缘、颊黏膜及生殖器黏膜。
- 无症状性: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偶因美观关注或误诊就诊。
- 特殊分布:除典型部位外,可见于乳晕、阴茎系带等胚胎发育中上皮-间充质交互活跃区域。
参考文献:考虑到检索来源的多样性及权威性限制,建议进一步查阅皮肤病学专业书籍或期刊文章以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处理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