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原体未特指Unspecified Pneumonia
编码CA40.Z
关键词
索引词Pneumonia、肺炎,病原体未特指、肺炎、急性肺炎、非典型肺炎、被动性肺炎、化脓性肺炎、间质性大叶性肺炎、慢性肺炎NOS、未特指的肺炎、大叶性肺炎NOS、PN[肺炎]、多灶性肺炎、双侧肺炎、肺炎NOS、感染性肺炎、直立性肺炎、感染性肺泡炎症、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性肺炎、体位性支气管肺炎、坠积性支气管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肺部炎症、原发性肺炎、卡他性肺炎、坠积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肝样变、无力性肺炎、急性肺充血、活跃性肺充血
缩写肺炎-病原体未特指、未特指病原体肺炎
别名肺炎-病因未知、不明确病原体肺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致因属性
--医院获得性--社区获得性 职业相关性
XB5G职业作为辅助因素XB80非职业相关性XB17职业作为主要因素XB17环境性XB17特发性位侧
XB17单侧,未特指XB17左侧XB17双侧XB17右侧生命时期
XB175岁以下儿童XT50 5岁以上儿童
XT7Q青春期早期XT9V童年中期XT9V老年晚期XT9V婴儿期XT9V老年早期XT9V青年期XT7M 青春期
XT9X青春期晚期XT4T青春期中期XT4T成年期临床表现
脓毒症
1G41脓毒症伴脓毒性休克1G40脓毒症不伴脓毒性休克1G40肺萎陷1G40其他特指的呼吸系统疾病关联情况
1G40入院时存在的情况1G40入院后发生的情况1G40发病与入院的时间关系不确定肺炎,病原体未特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肺炎,病原体未特指(CA40.Z)是一种影响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出现典型的肺炎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但通过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能明确具体的病原体时,即可诊断为“肺炎,病原体未特指”。这种分类通常用于描述那些虽然存在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病理过程,但具体病原尚未确定的情况。
病因学特征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尽管未能特定指出病原体,但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常见致病菌可能是潜在原因。
-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冠状病毒等都可能导致肺炎,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 真菌和寄生虫: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免疫抑制状态下,某些真菌(如隐球菌属 Cryptococcus)或寄生虫(如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也可能引起肺炎。
-
非感染性因素:
- 理化因素:吸入有害气体(如烟雾、工业粉尘)可导致化学性肺炎。
- 免疫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反应有时也会表现为类似肺炎的症状。
- 医源性因素:长期使用机械通气设备、误吸胃内容物等情况增加了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风险。
病理机制
-
炎症过程:
- 当病原体进入肺部后,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促炎细胞因子(如IL-6, TNF-α)水平上升,白细胞浸润增加,以试图清除病原体。然而,强烈的炎症反应可能对周围健康组织产生损害。
-
组织结构变化:
- 肺泡腔内充满渗出液(含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严重时形成实变区域,影响氧合功能。
- 持续存在的炎症状态还可能导致纤维化进程,进一步破坏正常的肺结构。
-
并发症发展:
- 若治疗不及时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则可能出现胸腔积液、脓肿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发热、寒战
- 咳嗽,咳出粘稠黄绿色痰
-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
- 呼吸急促或困难
-
辅助检查发现:
-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取决于病情阶段)
- X线胸片/CT扫描可见斑片状阴影、结节影或大叶实变
- 痰培养有助于确定具体病原体类型,但在“肺炎,病原体未特指”情况下,往往未能找到明确的致病微生物。
参考文献:《中华内科杂志》、《柳叶刀呼吸医学》等相关专业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