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非变应性鼻炎Unspecified Non-allergic rhinit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14:57
编码CA08.1Z

关键词

索引词Non-allergic rhinitis、未特指的非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非感染性鼻炎、非变应原所致鼻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老年性鼻炎 [possible translation]、非变应性非感染性鼻炎 [possible translation]、非变应性非感染性鼻炎、非变应原所致鼻炎、老年性鼻炎
缩写NAR
别名慢性鼻炎、单纯性鼻炎

未特指的非变应性鼻炎(CA08.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持续存在
      • 鼻塞、流涕(黏液样/浆液性)、打喷嚏三联征持续≥12周
      • 症状与环境刺激(冷空气、烟雾等)或激素变化明确相关
    • 过敏原检测阴性
      • 皮肤点刺试验(SPT)对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均呈阴性(风团直径<3mm)
      •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如Phadiatop)<0.35 kU/L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体征符合特征
      • 鼻黏膜充血肿胀(内镜下评级≥2级)
      • 下鼻甲肥大(鼻阻力测定值>0.3 Pa/cm³/s)
    • 排除特定亚型
      • 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排除NARES)
      • 鼻窦CT显示Lund-Mackay评分≤4分(排除慢性鼻窦炎)
    • 诱因关联性
      • 症状在暴露于特定刺激物(如香水、酒精)后30分钟内加重
      • 妊娠期/月经周期相关症状波动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若符合"必须条件"但部分支持条件缺失,需满足:
      • 鼻激发试验阳性(冷空气/组胺激发后鼻阻力增加≥40%)
      • 症状严重度VAS评分≥6分(0-10分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病史采集:症状模式/环境诱因] A --> B2[鼻内镜检查:黏膜状态/分泌物] A --> B3[过敏原检测:SPT/sIgE]

B1 --> C[支持诊断] B2 --> C B3 --> D[排除变应性鼻炎]

D --> E[进阶检查] E --> F1[鼻腔分泌物细胞学] E --> F2[鼻阻力测定] E --> F3[鼻激发试验] E --> F4[鼻窦CT]

F1 --> G[排除NARES] F2 --> H[客观评估鼻塞] F3 --> I[确认高反应性] F4 --> J[排除鼻窦炎]

判断逻辑

  1. 鼻阻力测定
    • 0.3 Pa/cm³/s提示显著阻塞,需结合症状评估治疗必要性

    • 治疗前后对比值变化>25%视为治疗有效
  2. 鼻激发试验
    • 冷空气激发后鼻阻力增加≥40%提示神经源性发病机制
    • 组胺激发阳性支持局部炎症反应亢进
  3. 鼻窦CT
    • Lund-Mackay评分>4分需考虑合并慢性鼻窦炎
    • 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提示需手术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过敏原检测

    • SPT阳性(风团≥3mm):排除非变应性诊断,转向变应性鼻炎管理
    • sIgE>0.35kU/L:提示特应性体质,需评估共病(如哮喘)
  2. 鼻腔分泌物细胞学

    • 嗜酸性粒细胞≥10%: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NARES),需调整治疗方案
    • 中性粒细胞为主:提示感染性鼻炎,需抗生素治疗
  3. 炎症标志物

    • 鼻灌洗液IL-6/TNF-α升高:反映黏膜炎症程度,指导抗炎治疗强度
    • 血清VIP降低(<15pg/mL):提示自主神经失调,考虑神经调节治疗
  4. 鼻功能检测

    • 鼻声反射显示最小截面积<0.6cm²:客观指征手术适应症(如下鼻甲成形术)
    • 黏膜纤毛清除时间>30分钟:提示黏液纤毛功能障碍,需黏液调节治疗

四、总结

  • 确诊核心:持续鼻部症状+过敏原检测阴性+排除特定亚型
  • 关键鉴别:通过分泌物细胞学排除NARES,CT排除鼻窦炎
  • 治疗导向
    • 神经源性机制(冷空气敏感)→ 抗胆碱能药物
    • 炎症主导(黏膜充血)→ 局部皮质类固醇
    • 结构异常(鼻阻力升高)→ 手术干预

参考文献

  1. ARIA 2020指南(Allergy 2020;75:691)
  2. EAACI非变应性鼻炎立场文件(Clin Transl Allergy 2020;10:40)
  3. 国际鼻科学会共识(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2018;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