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肺疾患Acute 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orders
编码CA82.2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orders、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肺疾患
缩写ADILD
别名药物性肺损伤、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病、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肺疾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关联情况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
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
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0
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
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
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2
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
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C94
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9
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7
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8
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PC96
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1
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5
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2
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3
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
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27
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2
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B31
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2
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24
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0
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B23
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B26
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B35
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25
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B29
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0
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3
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21
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B28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6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H5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4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H49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4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H4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1
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H47.0
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PH47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7.Z
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PH4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H4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H48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5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肺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肺疾患(Acute 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orders, ADILD)是指由药物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累及肺间质及肺泡结构。该疾病属于外源性物质诱发的弥漫性肺实质损伤,临床以急性起病的肺泡-间质炎症为特征,部分病例可进展为肺纤维化。
病因学特征
-
药物相关因素:
- 直接毒性作用:部分药物通过代谢产物或氧化应激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触发急性炎症级联反应。
- 免疫介导机制:包括Ⅰ型(速发型)和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典型表现为药物诱发的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或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
常见致病药物:
- 化疗药物:博来霉素(肺毒性发生率15-20%)、甲氨蝶呤(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等。
- 抗生素:呋喃妥因(急性肺炎最常见药物之一)、柳氮磺吡啶、硝基呋喃类。
- 心血管药物:胺碘酮(累积剂量>400mg/天风险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生物制剂:PD-1/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发生率约5%)。
-
个体风险因素:
- 遗传易感性(如HLA分型与甲氨蝶呤肺炎相关)、基线肺功能受损(COPD/ILD患者风险增加3倍)、肾脏排泄功能异常(影响药物蓄积)。
病理机制
-
急性肺泡损伤期:
- 药物或其活性代谢物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导致富含蛋白的水肿液渗出,形成透明膜(弥漫性肺泡损伤特征)。
- 促炎因子(TNF-α、IL-6)及趋化因子(CCL2、CXCL8)大量释放,募集中性粒细胞和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
-
间质重构期:
- 持续炎症激活成纤维细胞,通过TGF-β通路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需注意:纤维化并非急性期必然表现,但严重病例可在2-3周内出现早期马赛克样纤维化灶。
-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再生障碍导致肺泡塌陷,肺顺应性降低,V/Q比例失调引发顽固性低氧血症。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时序关系:用药后5-90天出现症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位时间2.3个月)。
- 呼吸困难:静息状态下即可发生,Borg评分≥4分提示中重度。
- 爆裂音:双肺底Velcro啰音(特异性91%,敏感性59%)。
- 影像学三联征:HRCT见磨玻璃影(87%病例)、小叶间隔增厚(63%)、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晚期征象)。
参考文献:
- 《胸部疾病》(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ERS/ATS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指南》(2019版)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可靠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和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