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经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Unspecified Single delivery by caesarean se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0:51:47
编码JB22.Z

关键词

索引词Single delivery by caesarean section、未特指的经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经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剖宫产、剖宫产胎儿取出、未特指类型的剖宫产、CS[剖宫产]、剖宫产NOS
缩写CS、C-Section
别名剖腹产、开刀生子、开刀生产、破肚生子

未特指的经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剖宫产手术记录:明确的手术报告证实通过腹部切口进入子宫取出单胎胎儿。
    • 分娩方式确认:医疗文书记录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且未分类为"选择性"或"急症"手术。
  2. 必须条件

    • 单胎妊娠:超声或产检记录证实为单胎妊娠。
    • 手术指征未特指:病历中未明确记录手术原因(如未说明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具体指征)。
    • 排除自然分娩:无阴道分娩尝试记录或尝试失败但未说明原因。
  3. 支持条件

    • 潜在指征存在(需满足至少1项):
      • 孕妇因素:骨盆测量异常(对角径≤11.5cm)、既往剖宫产史、B超提示前置胎盘。
      • 胎儿因素:超声显示臀位/横位、胎心监护异常(NST无反应型)。
    • 手术性质模糊
      • 手术时间未标注"计划性"或"紧急";
      • 麻醉记录未明确区分择期/急诊麻醉方式。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术前评估] A --> C[术中监测] A --> D[术后管理] B --> B1(骨盆测量-临床/X线) B --> B2(胎位超声) B --> B3(胎心监护-NST/CST) C --> C1(生命体征监测) C --> C2(出血量评估) D --> D1(切口检查) D --> D2(子宫复旧超声) D --> D3(下肢静脉超声)

  2. 判断逻辑

    • 术前评估
      • 骨盆测量异常(真结合径≤10cm)→ 支持头盆不称,但需手术记录佐证。
      • 超声臀位/横位 → 提示胎位异常指征,但非确诊依据。
    • 术中监测
      • 出血量>1000ml → 需排查胎盘因素(如术中未记录胎盘位置)。
    • 术后管理
      • 切口红肿伴脓性分泌物 → 提示感染,需结合白细胞计数。
      • 超声显示宫腔残留>2cm → 需清宫,但非手术指征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00g/L
      • 意义:提示术后出血或术前贫血未纠正,需排查宫缩乏力/切口出血。
      • 处理:补充铁剂,出血量大时输注红细胞。
    • 白细胞>15×10⁹/L
      • 意义:区分术后应激反应(12-15×10⁹/L)与感染(>15×10⁹/L)。
      • 处理:结合体温、切口状况决定是否用抗生素。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mg/L
      • 意义:术后生理性升高,但>5mg/L伴下肢肿胀提示深静脉血栓。
      • 处理:下肢静脉超声确诊,予抗凝治疗。
  3. C反应蛋白(CRP)

    • CRP>50mg/L
      • 意义:提示细菌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切口感染)。
      • 处理:广谱抗生素+切口引流。
  4. 血清电解质

    • 血钾<3.5mmol/L
      • 意义:术后禁食或呕吐导致低钾,可诱发心律失常。
      • 处理:静脉补钾,监测心电图。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手术记录确认剖宫产分娩方式,且病历中手术指征记录缺失或不完整。
  • 辅助检查重点:术前评估(骨盆/胎位)用于推测潜在指征,术后管理聚焦并发症监测。
  • 实验室预警:血红蛋白/白细胞/CRP三联监测是识别出血和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 《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205: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