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Other specified 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other caus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1:13
编码JB06.Y

关键词

索引词Obstructed labour due to other causes、其他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缩写OTCOD
别名其他特指原因导致的梗阻性分娩、特定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特指原因引起的难产、特指原因导致的难产

其他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解剖学证据:影像学(超声/CT/MRI)确认存在以下任一结构异常:
      • 胎儿:严重脑积水(侧脑室宽度≥15mm)、骶尾部畸胎瘤(直径≥5cm)。
      • 母体:真结合径<8.5cm(骨盆绝对狭窄)、宫颈瘢痕化(宫颈长度>3cm且扩张停滞≥4小时)。
    • 产程动力学证据
      • 活跃期停滞:初产妇宫颈扩张速率<1cm/h持续≥4小时,或胎头下降停滞≥2小时。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剧烈腹痛伴病理性缩复环形成(腹部触诊呈葫芦状)。
      • 胎心率异常:反复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胎监持续≥20分钟)。
    • 排除性诊断
      • 已排除常见原因(如巨大儿、持续性枕横/后位)。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缺乏解剖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产程动力学异常(活跃期停滞)。
      • 胎心率异常(NST/CST III类图形)。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超声检查(首选)
    │ ├─胎儿结构评估:脑室宽度、骶尾部占位
    │ └─母体骨盆测量:真结合径、坐骨结节间径
    ├─X线骨盆测量(次选)
    └─MRI(复杂病例):软组织分辨率高,评估瘢痕宫颈/盆腔肿瘤

  2. 临床检查判断逻辑

    • 胎心监护异常
      • III类图形(基线变异消失+反复减速)提示立即终止妊娠。
    • 骨盆测量临界值
      • 真结合径8.5-9.5cm需结合胎儿大小综合判断。
  3. 动态监测指标

    • Friedman产程曲线偏离
      • 初产妇活跃期宫颈扩张<1.2cm/h需警惕梗阻。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15×10⁹/L:提示绒毛膜羊膜炎(需联合CRP>50mg/L判断)。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mg/L:警惕DIC风险(尤其伴阴道出血增多)。
  3. 血气分析

    • 胎儿头皮血pH<7.20:提示酸中毒,需30分钟内结束分娩。
  4. 感染标志物

    • 降钙素原>2ng/ml:提示全身性感染,需升级抗生素。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解剖学异常(影像学)+产程动力学障碍(时间阈值)。
  • 检查策略:超声初筛→MRI精细评估→持续胎监预警。
  • 实验室预警:白细胞/CRP监测感染,D-二聚体预警凝血障碍。

参考文献

  • FIGO《产程异常管理指南》(2023)
  • ACOG《产科急症处理共识》(2022)
  •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