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产后肠穿孔Unspecified Postnatal intestinal perforation
编码KB86.Z
关键词
索引词Postnatal intestinal perforation、未特指的产后肠穿孔、产后肠穿孔、胎儿或新生儿肠穿孔、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 [possible translation]、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
别名产后肠道穿孔、产后肠漏、产褥期肠穿孔、产褥期肠道穿孔
未特指的产后肠穿孔(KB86.Z)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 急性腹痛:
- 患者突然出现剧烈且持续性的腹痛,疼痛可能迅速从局部扩散至整个腹部(高:70%-90%)。
- 呕吐:
- 频繁出现,初期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粪样物质(中:50%-70%)。
- 全身不适:
- 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或烦躁不安(高:70%-9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 腹部压痛:
- 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腹肌紧张呈板状腹(高:80%-90%)。
- 反跳痛:
- 按压后松手时疼痛加剧,是诊断腹膜炎的重要体征(高:80%-90%)。
- 腹胀:
- 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中:60%-80%)。
- 发热:
- 体温升高(通常≥38.5℃),多出现在穿孔后数小时(中:50%-70%)。
- 循环系统代偿:
- 心率加快(>100次/分)和呼吸急促(>20次/分),提示全身炎症反应(中:50%-7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白细胞计数升高:
- 白细胞常>15×10⁹/L伴核左移(高:80%-90%)。
- 代谢异常:
- 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中:50%-70%)。
- 影像学表现:
- 立位腹平片: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高:80%-90%)。
- CT扫描:可精确定位穿孔部位及评估腹腔污染程度(高:80%-90%)。
参考文献
- 上述信息基于《外科学(第九版)》、《妇产科学》教材及UpToDate临床数据库资料。影像学诊断标准参考Radiopaedia共识,实验室参数依据《诊断学》常规阈值。
请注意,实际临床表现需结合产妇分娩方式(如剖宫产史)、围产期并发症等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