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曲霉菌病Neonatal aspergillosi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KA63.1

关键词

索引词Neonatal aspergillosis、新生儿曲霉菌病
缩写新生曲霉菌病、新生儿-Aspergillosis
别名新生儿-霉菌病、新生儿-曲霉病

新生儿曲霉菌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呼吸系统症状

    • 咳嗽:新生儿可能出现干咳(因生理性咳嗽反射不成熟,痰液排出困难)(50%-70%)。
    • 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60次/分),呼吸困难(60%-80%)。
    • 喘息:听诊时可闻及喘鸣音(40%-60%)。
    • 发绀: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需与先天性心脏病鉴别)(30%-50%)。
  2. 全身症状

    • 发热:体温波动(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不稳定,而非持续高热)(70%-90%)。
    • 喂养困难:吸吮力减弱、拒奶(早于体重下降出现)(60%-80%)。
    • 烦躁不安:新生儿表现出哭闹不止、难以安抚(30%-50%)。

其他可能症状

  1. 皮肤症状

    • 红斑、丘疹:皮肤受累时可见红斑或出血性丘疹(10%-20%)。
    • 坏疽: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多合并血管侵袭性感染)(罕见,<5%)。
  2. 消化道症状

    • 呕吐:可能为胃食管反流或感染相关胃肠功能紊乱(20%-40%)。
    • 腹胀:腹部膨胀,肠鸣音减弱(需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0%-20%)。
  3.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惊厥:血行播散至脑部时可能出现(罕见,<5%)。
    •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呼吸系统体征

    • 湿啰音: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60%-80%)。
    • 三凹征:吸气性胸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反映呼吸困难)(50%-70%)。
    • 氧饱和度下降:血氧饱和度<90%(未吸氧状态下)(60%-80%)。
  2. 全身体征

    • 心动过速:心率>160次/分(70%-90%)。
    • 灌注不良:皮肤花斑、四肢末梢凉(40%-60%)。

非典型体征

  1. 皮肤体征

    • 坏死性皮损:中央坏死伴周围红晕(特异性表现但发生率低)(5%-10%)。
  2. 消化道体征

    • 肝脾肿大:血行播散时可出现(10%-20%)。
  3. 中枢神经系统体征

    • 前囟膨隆:颅内压增高时可见(罕见,<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真菌培养阳性:深部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呼吸道标本敏感性40%-60%)。
    • 血清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敏感性70%-80%,特异性90%)。
  2. 血常规

    • 白细胞异常:可表现为升高、正常或减少(缺乏特异性)(60%-80%)。
    • 血小板减少:严重感染时常见(50%-70%)。
  3. 影像学表现

    • 胸部X线:非特异性渗出影(需注意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混淆)(80%-90%)。
    • 胸部CT
      • 晕轮征:早期结节周围磨玻璃影(侵袭性肺曲霉病特征)(50%-70%)。
      • 空气新月征:空洞内游离菌团(恢复期出现)(20%-30%)。
  4. 其他检查

    • 眼底检查:血行播散时可见视网膜渗出灶(10%-20%)。
    • 腰椎穿刺:脑脊液培养阳性率极低(<5%)。

总结

新生儿曲霉菌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多见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缺陷新生儿。呼吸系统表现以呼吸窘迫、氧依赖和三凹征为特征,全身症状以喂养困难和灌注不良更显著。影像学晕轮征和GM试验是重要诊断线索,但确诊需结合高危因素和微生物证据。皮肤坏死性损害和眼底病变是播散性感染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