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多发性硬化Unspecified Multiple scle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9:53
编码8A40.Z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sclerosis、未特指的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岛叶硬化、MS[多发性硬化]、脊髓多发性联合性硬化、脑脊髓硬化、播散性硬化、全身性多发性硬化、播散性脑脊髓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播散性多发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播散性神经系统脊髓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脑脊髓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联合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全身性多发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播散性脑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播散性脊髓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岛叶脑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粟粒性脑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上行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脑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脑干多发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脊髓多发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硬化斑块 [possible translation]、多发性脊髓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脑干多发性硬化、脊髓多发性硬化、播散性多发性硬化、岛叶脑硬化、粟粒性脑硬化、硬化斑块、播散性脊髓硬化、播散性脑硬化、播散性脑脊髓硬化、播散性神经系统脊髓硬化、多发性上行性硬化、多发性脑硬化、多发性脑脊髓硬化、多发性联合性硬化、多发性脊髓硬化
缩写MS
别名Multiple-Sclerosis、Disseminated-Sclerosis

未特指的多发性硬化(8A4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时间与空间多发性(McDonald标准核心)
      • 空间多发性:MRI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视神经)≥2个非连续区域脱髓鞘病灶(需符合Barkhof或MAGNIMS标准)。
      • 时间多发性:新病灶出现(随访MRI显示新发T2病灶或钆增强病灶)或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排除其他病因)。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1次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如视神经炎、脑干综合征、脊髓炎),持续≥24小时,无发热或感染证据。
      • 客观体征符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如Lhermitte征、核间性眼肌麻痹)。
    • 排除标准:无其他疾病(如NMO、神经结节病、血管炎)可解释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3. 阈值标准

    • 确诊MS需满足以下任一组合
      • 1次临床发作 + 空间多发性(MRI) + 时间多发性(MRI或CSF)。
      • 隐匿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原发进展型MS)+ 空间多发性(MRI)+ CSF寡克隆带阳性。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核心检查 │
    ├───────────────┬─────┤
    │ 神经影像学(MRI) │ 脑脊液分析 │
    │ (脑/脊髓/视神经) │ (CSF) │
    ├───────────────┴─────┤
    │ 扩展检查 │
    ├───────────────┬─────┤
    │ 电生理检查 │ 血清学检查 │
    │ (VEP/SEP/MEP) │ (AQP4/MOG抗体) │
    └───────────────────────┘

  2. 判断逻辑

    • MRI检查
      • 关键指标:T2/FLAIR序列≥3个脑室周围病灶 + ≥1个幕下/脊髓病灶 → 满足空间多发性。
      • 活动性判定:钆增强病灶提示急性炎症(需与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鉴别)。
    • 脑脊液分析
      • 阳性标准:寡克隆带≥2条且血清中无对应条带 → 支持时间多发性。
      • 鉴别意义:细胞数>50/μL或蛋白>1g/L需排除感染/肿瘤。
    • 电生理检查
      • VEP的P100潜伏期延长 > 115ms → 提示视神经亚临床受累。
      • SEP/MEP中枢传导时间延长 → 支持多灶性中枢损害。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MRI影像学

    • Dawson手指征(垂直于侧脑室的卵圆形病灶):特异性>90%提示MS。
    • 脊髓病灶长度 < 3个椎体节段:与NMO的长节段脊髓炎(≥3节段)形成鉴别。
  2. 脑脊液检查

    • 寡克隆带阳性:敏感性85%-95%,提示鞘内IgG合成(需排除CNS感染/淋巴瘤)。
    • IgG指数 > 0.7:特异性约80%,支持慢性炎症过程。
  3. 血清学标志物

    • AQP4抗体阴性:排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 MOG抗体阴性:排除MOG抗体相关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样表现)。
  4. 电生理检查

    • 体感诱发电位(SEP)中枢传导时间延长 > 13ms:提示脊髓后索或脑干病变。
    • 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 > 8ms:反映皮质脊髓束损害。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严格遵循McDonald标准,强调MRI病灶的空间/时间多发性与临床证据的结合。
  • 鉴别重点:通过血清抗体(AQP4/MOG)和脊髓MRI特征排除NMOSD等 mimics。
  • 实验室价值:CSF寡克隆带是时间多发性的关键替代指标,电生理检查可揭示亚临床病变。

参考文献

  • 《2021 McDonald Criteria for Multiple Sclerosis》(Lancet Neurology)
  • ECTRIMS/EAN多发性硬化治疗指南
  • MAGNIMS MRI诊断共识(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