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有先兆偏头痛Unspecified Migraine with aura

更新时间:2025-06-19 01:55:41
编码8A80.1Z

关键词

索引词Migraine with aura、未特指的有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典型偏头痛、急性有先兆偏头痛、伴随偏头痛、复杂偏头痛
缩写MWOA
别名先兆性偏头痛、发作性偏头痛-伴随先兆

未特指的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先兆症状
      • 至少2次发作符合视觉先兆(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或感觉先兆(面部/肢体麻木)
      • 先兆症状呈渐进性发展(≥5分钟)且完全可逆(≤60分钟)
    • 头痛特征
      • 先兆后60分钟内出现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
      • 头痛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时)
      • 活动加重头痛
  2.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伴随症状
      • 恶心/呕吐(≥1次发作中出现)
      • 畏光且畏声(需同时存在)
    • 排除标准
      • 无运动无力症状(排除偏瘫性偏头痛)
      • 无脑干症状(排除脑干先兆偏头痛)
      •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3.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即可临床确诊
    • 若先兆症状不典型,需同时满足:
      • ≥3次典型头痛发作(单侧、搏动性、活动加重)
      • 至少1项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头颅MRI) B --> B2(头颅CT) C --> C1(血常规) C --> C2(炎症标志物) D --> D1(脑电图EEG) D --> D2(视觉诱发电位)

  1. 影像学检查判断逻辑

    • 头颅MRI
      • 正常结果支持原发性头痛诊断
      • 若发现白质病变需排除多发性硬化
    • 头颅CT
      • 急诊排除颅内出血/占位病变
      • 钙化灶提示需排查代谢性疾病
  2. 实验室检查判断逻辑

    • 血常规
      • 白细胞正常排除感染性病因
      • 贫血提示需排查系统性疾病
    • 炎症标志物
      • CRP/ESR正常排除巨细胞动脉炎
  3. 功能评估判断逻辑

    • 脑电图(EEG)
      • 无癫痫样波排除癫痫相关性头痛
      • 局灶慢波需进一步排查结构性病变
    • 视觉诱发电位
      • 延长潜伏期提示视路传导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异常

    • 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炎症(需排查脑膜炎)
    • 血小板异常:>450×10⁹/L提示可能为5-羟色胺相关头痛
  2.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需排除颞动脉炎(尤其老年患者)
    • ESR>40 mm/h:提示系统性炎症可能
  3. 代谢指标

    • 低镁血症(<0.7 mmol/L):可诱发皮质扩散抑制
    •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5 μmol/L增加卒中风险
  4. 激素检测

    • 雌二醇骤降: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触发因素
    • 皮质醇异常:排除肾上腺功能紊乱
  5. 脑脊液检查

    • 开放压>250 mmH₂O:提示特发性颅内高压
    • 白细胞>5/μL:需排除无菌性脑膜炎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核心诊断依据:典型先兆+头痛特征的时间关联性
  2. 影像学价值: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头痛(敏感性>95%)
  3. 实验室警戒值
    • CRP>50 mg/L需紧急排查血管炎
    • 血小板>500×10⁹/L提示血液高凝状态风险
  4. 特殊人群考量
    • 首次发作>50岁患者必须完成脑血管评估
    • 视觉先兆伴持续性缺损需排查枕叶梗死

参考文献

  1. 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2018)
  2.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偏头痛诊断实践指南》(2021)
  3. 《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2023修订版)
  4. Neurology期刊:偏头痛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Ashina M,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