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癫痫性脑病Unspecified Epileptic encephalopathies
编码8A62.Z
关键词
索引词Epileptic encephalopathies、未特指的癫痫性脑病、癫痫性脑病
缩写WE
别名癫痫脑病、Epileptic-Encephalopathy
未特指的癫痫性脑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癫痫发作证据:
- 反复癫痫发作(≥2次非诱发性发作),且发作形式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定义的癫痫特征。
- 脑电图(EEG)显示与癫痫活动相关的异常放电(如多灶性棘波、高度失律或暴发-抑制模式)。
- 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
- 认知、语言或运动功能评估显示与癫痫活动相关的进行性退化(排除其他病因)。
- 癫痫发作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影像学异常:
- MRI显示非特异性脑结构异常(如皮质发育不良、轻度脑萎缩),但不足以解释全部神经功能损害。
- 代谢筛查阴性:
- 血液/脑脊液代谢检查(氨基酸、有机酸、线粒体功能)无明确异常,排除代谢性病因。
- 基因检测支持:
- 发现与癫痫性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如SCN1A、CDKL5),但不符合特定综合征诊断标准。
- 影像学异常:
-
排除标准:
- 排除已知特定癫痫综合征(如Dravet综合征、West综合征)。
- 排除获得性脑损伤(如脑炎、外伤、卒中)导致的继发性癫痫性脑病。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核心检查项目 │
├───────────────┬─────────────┤
│ 脑电图(EEG) │ 神经影像学(MRI) │
├───────────────┼─────────────┤
│ 认知功能评估 │ 基因检测 │
├───────────────┼─────────────┤
│ 代谢筛查 │ 血液生化检查 │
└───────────────┴─────────────┘ -
判断逻辑:
- 脑电图(EEG):
- 异常意义:暴发-抑制模式或高度失律提示重度脑功能障碍,多灶性棘波提示多脑区受累。
- 动态监测:需结合24小时视频脑电图评估发作间期与发作期放电特征。
- MRI检查:
- 判断要点:发现皮质发育不良或海马硬化支持结构性病因,但阴性结果不排除诊断。
- 基因检测:
- 优先级:先检测癫痫性脑病相关热点基因(如SCN1A),阴性者扩展至全外显子组测序。
- 脑电图(EEG):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脑电图(EEG):
- 高度失律(检出率>90%):提示严重脑电活动紊乱,与认知预后显著相关。
- 暴发-抑制模式:常见于婴儿期起病者,提示预后不良。
-
血液生化检查:
- 乳酸升高(>2.1 mmol/L):需警惕线粒体疾病,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
- 氨水平正常:排除尿素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病。
-
脑脊液分析:
- 细胞数/蛋白正常:排除感染或炎症性病因。
-
基因检测:
- 致病性变异检出:明确遗传学病因,指导治疗选择(如钠通道阻滞剂禁用SCN1A突变者)。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同时满足癫痫发作、EEG异常及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三大要素。
- 辅助检查重点:EEG动态监测为诊断基石,MRI用于排除结构性病变,基因检测指导精准分型。
- 实验室异常解读:代谢筛查阴性是支持未特指类型的关键,基因异常需结合临床表型分析。
参考文献:
- ILAE癫痫诊断指南(2022修订版)
- 《Neurology》癫痫性脑病诊疗共识(2023)
- UpToDate临床医学数据库(2025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