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放射Spinal cord irradiation
编码8E61.1
关键词
索引词Spinal cord irradiation、脊髓放射、脊髓照射、脊髓照射引起的脊髓病、脊髓照射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脊髓照射引起的腰骶丛神经损伤
缩写SCI、SCI-R
别名脊髓辐射损伤、脊髓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放疗引起的脊髓病、脊髓照射导致的神经损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0V83 脊髓
XA5T86T9水平XA1VA6S3水平XA4L09S5水平XA4QU1T10水平XA7U15T3水平XA5Q83T6水平XA17G6T1水平XA3NV2C7水平XA8PP5腰脊髓XA5UF4T4水平XA85J0骶脊髓XA7852C2水平XA3JA6C5水平XA57M0L3水平XA2K06C1水平XA79E1T7水平XA4LT0C6水平XA8EL3S2水平XA6FB9T12水平XA6TL5L1水平XA9DV3T11水平XA3407S1水平XA2FQ1脊髓圆锥XA0D58T5水平XA1ZV5L4水平XA2EF6S4水平XA86M5L5水平XA3JF5C3水平XA1SP1颈脊髓XA5QM0髓腔XA2MQ3C4水平XA8965C8水平XA8X63L2水平XA6GU9T2水平XA0N76T8水平XA6Z51胸脊髓临床表现
XA6Z51癌症治疗后慢性疼痛关联情况
PL11 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
PL11.Y其他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Z未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4无菌预防措施失败,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Y其他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Z未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0切割、穿刺或撕裂,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3异物意外留存于体内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0空气栓塞,作为损伤的方式PL11.1在操作中引起烧伤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5在身体错误的部位或错误的一侧进行操作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6压力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6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辐射环境下PL11.6其他特指的在武装冲突中使用核武器PL11.6意外暴露于辐射环境下PL11.6通过暴露于辐射环境下的故意自害PL11.6通过暴露于日光环境下进行加害PL11.6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放射治疗脊髓放射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理机制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脊髓放射(Spinal cord irradiation),在ICD-11中编码为8E61.1,属于神经系统操作后疾患中的一个独立类目。该疾病特指因脊柱区域放射治疗导致的脊髓组织损伤。脊髓照射可能引发多种神经损伤类型,包括放射性脊髓病、臂丛神经病变及腰骶神经丛病变等。此类损伤常见于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因电离辐射在靶向癌细胞的同时对邻近正常神经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
病因学特征
脊髓放射损伤主要由放射线对脊髓组织的累积剂量效应引发。尽管放疗是控制肿瘤进展的重要手段,但其非选择性杀伤作用可能导致健康组织损伤。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辐射敏感性较高。损伤机制包括直接细胞毒性作用与继发性病理改变:
- 直接辐射损伤:电离辐射直接诱导脊髓内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的DNA损伤,导致细胞凋亡及脱髓鞘改变。
- 间接辐射损伤:
- 血管内皮损伤:辐射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导致血脊髓屏障破坏、局部缺血及继发性血栓形成。
- 慢性炎症反应: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形成持续神经炎症微环境。
病理机制
-
急性期损伤(放疗后数周至数月):
- 辐射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引发局灶性脱髓鞘,导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 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脊髓水肿,局部压力升高可压迫神经纤维束。
-
慢性期损伤(放疗后数月到数年):
- 进行性白质空泡化与胶质瘢痕形成,阻碍轴突再髓鞘化。
- 慢性缺血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加剧神经元变性。
- 持续性脱髓鞘与轴突退化最终导致脊髓萎缩。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感觉障碍:早期表现为Lhermitte征(颈部屈曲时电击样放射痛),后期进展为持续性感觉减退或缺失。
- 运动功能缺损:从轻微肌力下降至痉挛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锥体束征阳性(如巴宾斯基征)。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膀胱直肠括约肌失控(尿潴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碍及体位性低血压。
- 神经病理性疼痛:部分患者出现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与脊髓后柱及脊髓丘脑束损伤相关。
- 呼吸功能受累:高位颈髓损伤(C3-C5水平)可导致膈肌麻痹,需呼吸机辅助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