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感染所致的脑白质疾患Other specified White matter disorders due to infections
编码8A45.0Y
关键词
索引词White matter disorders due to infections、其他特指的感染所致的脑白质疾患、空泡性脊髓病、HIV或AIDS合并空泡性脊髓病、艾滋病合并空泡性脊髓病、HIV感染合并空泡性脊髓病、莱姆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Whipple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某些特指的感染性脊髓病
缩写其他特指感染性脑白质疾患、感染性脑白质病、Other-Specified-Infectious-Diseases-Of-The-White-Matter
别名感染性脑白质病变、特定感染所致脑白质病、特指感染性脑白质疾病、其他特定感染所致脑白质疾患
其他特指的感染所致的脑白质疾患(ICD-11: 8A45.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 白质区域显示特征性脱髓鞘、轴突损伤或胶质细胞增生
- 免疫组化/PCR检出特定病原体(如HIV、伯氏疏螺旋体、弓形虫等)
- 脑脊液病原学检测:
- 病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滴度≥1:160(血清)或鞘内合成率>0.7(脑脊液)
- PCR检测病原体核酸阳性(如HIV RNA、伯氏疏螺旋体DNA)
-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
- 影像学证据:MRI显示脑白质T2/FLAIR高信号病灶(≥2个,直径>3mm)
-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至少满足以下两项:
- 认知功能损害(MoCA评分<26)
- 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
- 感觉异常(深浅感觉减退)
- 病原学关联证据:
- 血清/脑脊液检出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或核酸
- 近期(3个月内)确诊的全身性感染(如HIV、莱姆病、弓形虫病)
-
支持条件
- 脑脊液异常:
- 淋巴细胞>5×10⁶/L 且 蛋白>450mg/L
- 寡克隆区带阳性(排除多发性硬化)
- 免疫状态:
- CD4⁺T细胞<200/μL(HIV患者)
- 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器官移植者)
- 特征性临床表现:
- 空泡性脊髓病(步态障碍+深感觉缺失)
- 视神经炎伴脑白质病变
- 脑脊液异常: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神经功能评估]
B --> B1(血清抗体/Ig指数)
B --> B2(脑脊液PCR)
B --> B3(脑组织活检)
C --> C1(MRI T2/FLAIR)
C --> C2(弥散加权成像)
C --> C3(增强扫描)
D --> D1(认知功能-MoCA)
D --> D2(运动功能-EDSS)
D --> D3(电生理-VEP/BAEP)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测
- 血清抗体:滴度≥1:160提示活动性感染,需结合脑脊液Ig指数(>0.7示鞘内合成)
- 脑脊液PCR:阳性可确诊特定病原体感染,阴性不能排除(敏感性60-80%)
- 脑活检: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或治疗无效者
-
影像学检查
- MRI T2/FLAIR:
- 脑室旁/皮质下白质高信号 → 支持脱髓鞘
- 脊髓后索高信号 → 提示空泡性脊髓病
- 弥散加权成像:
- 急性期高信号 → 细胞毒性水肿(需排除梗死)
- 增强扫描:
- 环形强化 → 弓形虫脓肿
- 软脑膜强化 → 神经梅毒/莱姆病
- MRI T2/FLAIR:
-
神经功能评估
- MoCA评分:<26分示认知损害,执行功能分项最敏感
- EDSS评分:≥3.0分示运动功能障碍(需排除脊髓压迫)
- VEP/BAEP:P100潜伏期延长提示视通路损害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脑脊液细胞数 | <5×10⁶/L | >5×10⁶/L:提示炎症(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菌感染) |
脑脊液蛋白 | 150-450 mg/L | >450 mg/L:血脑屏障破坏(见于HIV脑病、神经梅毒) |
IgG指数 | <0.7 | >0.7:鞘内抗体合成(活动性感染标志) |
CD4⁺T细胞 | 500-1600/μL | <200/μL:HIV患者继发脑白质病变风险增加 |
血清梅毒抗体 | TPPA阴性 | 阳性需行脑脊液VDRL:阳性可确诊神经梅毒相关白质病变 |
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 ELISA阴性 | IgG阳性+Western Blot确认→支持莱姆病相关脱髓鞘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升高:
- 立即行病原体PCR(优先检测HIV、梅毒、莱姆病)
- 若免疫抑制患者加测JC病毒、弓形虫
- IgG指数>0.7:
- 鞘内合成率计算,并行寡克隆区带电泳(鉴别感染vs自身免疫)
- MRI多发白质病变+CD4⁺<200/μL:
- 排查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JC病毒PCR)
四、总结
- 确诊核心:脑组织病理/病原学证据 + 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 关键鉴别:需排除多发性硬化(寡克隆区带模式不同)、血管性痴呆(病灶分布差异)
- 治疗导向:病原体特异性治疗(如HIV抗病毒、梅毒青霉素)联合免疫调节
参考文献:
- WHO《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指南》(2023)
- AAN《免疫缺陷相关脑白质病变诊疗共识》(Neurology 2022;98:e1-e10)
- IDSA《神经莱姆病管理指南》(Clin Infect Dis 2020;71:e1-e48)
- EAN《HIV神经并发症诊断标准》(J Neurol 2021;268:4175-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