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低氧缺血性脑病Other specified Hypoxic-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5:20
编码8B24.Y

关键词

索引词Hypoxic-ischaemic encephalopathy、其他特指的低氧缺血性脑病、心脏骤停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绞窄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继发性缺氧缺血性脑病、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
缩写HIE
别名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缺氧性脑病

其他特指的低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缺氧缺血事件证据
      • 急性期记录到心脏骤停、严重窒息(PaO₂<60mmHg持续>5分钟)或机械性血管压迫事件(如颈动脉超声示血流中断)。
      • 实验室确认组织缺氧:动脉血乳酸≥5 mmol/L(成人)或≥4 mmol/L(新生儿),伴代谢性酸中毒(pH<7.20)。
    • 急性神经功能损害
      • 事件后24小时内出现意识障碍(GCS≤8)或新生儿意识状态异常(Sarnat分期≥II期)。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神经影像学特征
      • MRI-DWI序列显示分水岭区、基底节或丘脑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降低>30%)。
      • CT显示灰白质界限消失或脑水肿(Hounsfield单位<25)。
    • 电生理异常
      • 脑电图示爆发抑制模式、低电压(<5μV)或癫痫样放电。
    • 时间关联性
      • 神经症状在缺氧事件后6小时内出现。
  3.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缺氧记录,需同时满足:
      • 神经影像学特征性改变(MRI-DWI或CT异常)。
      • 脑电图重度异常(爆发抑制/电静息)。
      • 排除其他病因(如脑炎、代谢性脑病)。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电生理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A --> E[功能评估]

B --> B1[头部MRI] B1 --> B1a[常规序列:T1/T2/FLAIR] B1 --> B1b[功能序列:DWI/ADC/PWI] B --> B2[头部CT]

C --> C1[脑电图 EEG] C --> C2[诱发电位:BAEP/SEP]

D --> D1[血气分析] D --> D2[血乳酸] D --> D3[脑脊液检查]

E --> E1[神经行为量表] E1 --> E1a[成人:GCS/FOUR评分] E1 --> E1b[新生儿:Sarnat分期]

判断逻辑

  1. 影像学检查

    • MRI-DWI:急性期(24-72小时)金标准,ADC值降低提示细胞毒性水肿。若正常不能排除超早期(<24小时)损伤。
    • CT:急诊首选,排除出血;低密度灶提示水肿,但敏感性仅60%(早期)。
  2. 电生理检查

    • EEG
      • 爆发抑制模式提示重度损伤(预后不良特异性>90%)。
      • 监测隐匿性癫痫(30%-50%患者无临床表现)。
    • 诱发电位
      • 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波消失预示不良结局。
  3. 实验室检查

    • 血气+乳酸:乳酸清除率(6小时下降≥10%)评估治疗反应。
    • 脑脊液:压力>20cmH₂O提示脑水肿;乳酸增高支持缺氧代谢。
  4. 功能评估

    • Sarnat分期(新生儿):
      • I期(轻度):过度警觉,肌张力正常
      • II期(中度):嗜睡+惊厥+肌张力低下
      • III期(重度):昏迷+呼吸暂停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气分析

    • PaO₂<60mmHg:直接反映氧合障碍,需立即机械通气。
    • BE≤-10 mmol/L:代谢性酸中毒,提示组织灌注不足。
  2. 血乳酸

    • >5 mmol/L(成人):组织缺氧特异性标志,每增加1 mmol/L死亡率上升20%。
    • >4 mmol/L(新生儿):与脑损伤严重度正相关(OR=3.2)。
  3. 脑脊液检查

    • 乳酸>3.5 mmol/L:提示脑组织无氧代谢(敏感性85%)。
    • 蛋白>0.8 g/L:血脑屏障破坏标志,需警惕血管源性水肿。
  4. 神经元损伤标志物

    • S100β>0.5 μg/L(血清):胶质细胞损伤,72小时峰值预示白质病变。
    • NSE>33 ng/mL(血清):神经元坏死,持续升高提示不可逆损伤。
  5. 电解质紊乱

    • 血钠<130 mmol/L:警惕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缺氧事件证据 + 急性神经损害 + 影像/电生理特征。
  • 检查策略
    • 急性期:CT排除出血 → 血气/乳酸 → EEG监测癫痫
    • 亚急性期:MRI-DWI评估损伤范围 → 诱发电位预测预后
  • 关键实验室指标:乳酸动态监测指导治疗,NSE/S100β辅助判断损伤程度。

参考文献

  1. AHA《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指南》(2020)
  2. 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3. Neurology® 临床实践指南: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监测(2022)
  4.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生物标志物在脑缺氧中的应用(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