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退行性脊髓病变Other specified Degenerative myelopathic disorders
编码8B44.Y
关键词
索引词Degenerative myelopathic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退行性脊髓病变、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维生素b12缺乏症、Lichtheim病、利什特海姆病
缩写SCD
别名脊髓维生素B12缺乏症
其他特指的退行性脊髓病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进行性脊髓功能障碍:
- 持续进展(>6个月)的脊髓源性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 感觉障碍(振动觉/位置觉减退)伴典型感觉平面。
- 排除性诊断:
- 影像学(MRI)排除压迫性病变(肿瘤、椎间盘突出)。
- 实验室检查排除炎症性疾病(多发性硬化、感染性脊髓炎)。
- 进行性脊髓功能障碍:
-
支持条件(分型依据):
- 病因学证据:
- 维生素B12缺乏(血清水平<200 pg/mL)。
- 遗传学检测阳性(如SPG基因家族突变、FXN基因突变)。
- 典型影像学特征:
- MRI显示脊髓后索/侧索T2高信号(亚急性联合变性)。
- 弥漫性脊髓萎缩(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 电生理支持:
-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0 m/s)伴感觉动作电位降低。
- 病因学证据: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1项"支持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步态障碍+深感觉缺失)。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电生理检查] A --> E[基因与代谢筛查]
B --> B1[血常规] B --> B2[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 B --> B3[抗神经抗体谱]
C --> C1[脊髓MRI] C --> C2[全脊柱CT]
D --> D1[神经传导速度] D --> D2[体感诱发电位]
E --> E1[SPG基因检测] E --> E2[FXN基因测序] E --> E3[线粒体功能检测]
判断逻辑:
-
脊髓MRI(首选):
- T2高信号:后索/侧索条索状高信号→支持亚急性联合变性。
- 脊髓萎缩:颈/胸段横截面积减少>30%→提示慢性退变。
- 强化特点:无强化可排除肿瘤/炎症,点状强化需鉴别血管病。
-
电生理检查:
- 感觉神经传导异常:振幅降低>50%→提示后索受累。
- 运动诱发电位延长:中枢传导时间>15ms→证实皮质脊髓束损害。
-
基因检测级联策略:
- 先筛查常见SPG基因(SPAST/ATL1)→阴性者扩展至FXN基因→仍阴性者行全外显子测序。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清维生素B12 | <200 pg/mL | 确诊营养性退变的核心指标 | 立即补充B12+排查吸收障碍 |
同型半胱氨酸 | >15 μmol/L | 功能性B12缺乏标志(敏感性90%) | 联合甲基丙二酸检测 |
神经传导速度 | <40 m/s | 证实周围神经轴索变性 | 鉴别HSP与获得性病变 |
HLA-B27 | 阳性 | 提示并发自身免疫性脊髓病 | 筛查强直性脊柱炎 |
血清铜蓝蛋白 | <200 mg/L | 提示Wilson病相关脊髓退变 | 肝功/角膜K-F环检查 |
FXN基因GAA重复 | >66次 | 确诊Friedreich共济失调 | 家系筛查+心脏评估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进行性脊髓功能障碍+MRI特征性改变+病因学证据。
- 检查优先级:
- 脊髓MRI(排除压迫/炎症)
- 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 靶向基因检测(按临床表现选择SPG或FXN)
- 关键鉴别:维生素B12缺乏需在神经损伤不可逆前(3个月内)干预。
参考文献:
- WHO《ICD-11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分类标准》
- AAN《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诊断指南》
- Lancet Neurology《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