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Cerebellar type
编码8D87.00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system atrophy, Cerebellar type、多系统萎缩-小脑型、多系统萎缩-C型、MSA-C[多系统萎缩-小脑型]
同义词Multiple system atrophy-C、MSA-C -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 cerebellar type]
缩写MSA-C
别名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理特征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ultiple System Atrophy, Cerebellar Type,简称MSA-C)是一种罕见的、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属于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的一种亚型,以进行性小脑功能障碍为核心特征,同时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可伴随轻度帕金森症状或偶发锥体束征象。多系统萎缩通常在成年期发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具有不可逆的进展性病程。
病因学特征
-
病理机制:
-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的核心病理改变为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异常聚集形成胶质细胞胞浆内包涵体(glial cytoplasmic inclusions, GCI),主要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及继发性髓鞘脱失。
- 病变主要累及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通路(如桥脑、下橄榄核)、基底节区以及中枢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结构(如脊髓中间外侧柱),引发广泛神经退行性改变。
-
致病因素:
- 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如有机溶剂暴露)及异常蛋白质代谢有关。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也被认为参与疾病进程。
病理机制
-
小脑功能损害:
- 小脑浦肯野细胞及颗粒层神经元丢失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肢体协调障碍、构音障碍及眼球震颤,反映小脑对运动协调功能的调控受损。
-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 中枢自主神经核团(如延髓腹外侧区)及脊髓中间外侧柱神经元变性,引发直立性低血压、排尿功能障碍(尿失禁/尿潴留)、便秘及勃起功能障碍等。
-
其他神经系统损伤: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认知功能下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及情绪障碍(如抑郁),但通常不伴显著痴呆。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小脑共济失调:首发及突出症状,表现为行走困难、易跌倒、持物不稳及吟诗样语言。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黑矇)、排尿异常及汗液分泌异常。
- 帕金森样症状:少数患者可伴运动迟缓、肌强直,但静止性震颤罕见且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差。
-
辅助诊断依据:
- 脑MRI特征性表现为小脑及桥脑萎缩,桥脑横行纤维退变可形成“十字征”;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如倾斜试验、尿动力学检查)可支持诊断。
参考文献:基于现有可靠医学资料综合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