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Unspecified 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
编码2A60.2Z
关键词
索引词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未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缩写t-MN
别名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治疗相关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相关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继发性髓系肿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组织病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
XH0L58
与治疗有关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OSXH7PK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OSXH5B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状铁粒细胞与单系增生异常XH2N4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单系增生异常XH79X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过多XH5DA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多系增生异常XH3T0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孤立性del(5q)XH1D20
难治性贫血伴转化中的胚细胞过多XH8BA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状细胞和多谱系发育不良 髓样白血病,恶性
XH21X5
非典型慢性髓样白血病,BCR/ABL阴性XH1EK4
RUNX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XH1K97
急性单核母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XH5AH8
急性髓系白血病不伴成熟XH7MR1
急性嗜碱细胞白血病XH3PA4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异常XH26U9
非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阴性XH7LG8
非白血性髓样白血病XH6Z50
与治疗有关的急性髓样白血病,与烷化剂有关XH3CX5
急性髓样白血病,t(8;21)(q22;q22)XH9Y46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t(6;9)(p23;q34); DEK-NUP214XH6FZ7
伴有BCR-ABL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XH78Y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XH6AQ7
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XH1A5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15;17)(q22;q11-12)XH6JX2
嗜酸细胞白血病XH5DV4
非白血性单核细胞白血病XH74W8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NPM1基因突变XH1075
急性全骨髓增殖症伴骨髓纤维化XH4XG8
慢性髓样白血病,NOSXH5JT8
单核细胞白血病,NOSXH7DF6
亚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XH1S60
亚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XH4750
急性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XH4M02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CEBPA双等位基因突变XH90G0
急性髓样白血病,微分化型XH7045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XH2AB7
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阳性XH1E41
急性髓样白血病,11q23异常XH7S21
髓样白血病,NOSXH43N4
急性红白血病XH64R4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脊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XH16K4
急性髓样白血病(巨核细胞)伴t(1;22)(p13;q13); RBM15-MKL1XH2KE3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 inv(3)(q21;q26.2) 或t(3.3)(q21;q26.2); RPN1-EVI1XH0E35
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XH9NE2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XH8AA5
急性髓样白血病,NOSXH3L40
髓系肉瘤XH1XJ9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XH4EJ0
与治疗有关的急性髓样白血病,与表鬼臼毒素有关临床表现
XH4EJ0
慢性癌痛严重度
XH4EJ0
C 区域性疾病XH4EJ0
A 缓解/病愈XH4EJ0
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
局部局限期XS67
局部晚期未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Unspecified 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 t-MN)是一类在细胞毒性化疗或放疗后发生的继发性髓系肿瘤,其具体亚型无法明确归类于已知的治疗相关性疾病(如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或MDS/MPN混合型)。该疾病属于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的范畴,具有区别于原发性髓系肿瘤的独特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通常与既往接受过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或放射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密切相关。
病因学特征
-
遗传易感因素:
-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性基因突变(如TP53胚系突变)或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异常(如CHIP),这些因素可增加细胞对治疗相关DNA损伤的敏感性,促进恶性转化。
-
细胞毒剂暴露:
- 烷化剂(如环磷酰胺、马法兰)通过诱导DNA链间交联发挥抗癌作用,但可能同时导致造血干细胞累积基因突变,显著增加t-MN风险。
- 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如阿霉素、依托泊苷)通过稳定DNA-酶复合物引起双链断裂,可能诱发平衡易位(如KMT2A重排),与t-AML的快速发生相关。
-
放射线暴露:
- 电离辐射可直接损伤DNA并诱发染色体畸变,同时破坏骨髓微环境,导致异常克隆的选择性扩增,尤其在高剂量或全身照射后风险显著升高。
-
免疫抑制与微环境改变:
- 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如器官移植后用药)可能削弱免疫监视功能,使潜在恶性克隆逃避免疫清除,间接促进t-MN发生。
病理机制
-
基因组不稳定性:
- t-MN以高度复杂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为特征,常见单体7/7q缺失、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del[5q])及多染色体非平衡易位,提示DNA损伤修复机制全面失调。
-
表观遗传学紊乱:
- DNA甲基化异常(如TET2、DNMT3A突变相关)和组蛋白修饰失调(如ASXL1突变)导致造血分化关键基因沉默,是恶性克隆增殖的重要驱动因素。
-
信号通路失调:
- RAS/MAPK通路突变(如NRAS、KRAS)和PI3K/AKT/mTOR通路异常激活,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和抑制凋亡,维持白血病干细胞自我更新。
-
微环境相互作用:
- 治疗损伤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异常细胞因子(如TGF-β、IL-6),形成支持恶性克隆增殖的生态位,同时抑制正常造血重建。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未特指的t-MN临床表现与疾病进展阶段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如大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感染、出血倾向及髓外浸润(如牙龈增生、皮肤结节)。
- 实验室检查常显示多系病态造血、原始细胞比例升高(但未达AML诊断阈值),且对常规支持治疗反应差。
参考文献: [1] 知网百科. (2017). 第三节 治疗相关的髓系肿瘤. [online] Available at: [Accessed 13 Mar. 2025]. [2] 白血病前期克隆性造血与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风险间的关系. (n.d.).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online] Available at: [Accessed 13 Mar.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