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Unspecified Myeloid 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with Down syndrome
编码2A60.4Z
关键词
索引词Myeloid 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with Down syndrome、未特指的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
缩写DS-AMLP、DS-MPN
别名Down-Syndrome-Associated-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未特指的唐氏综合症相关性髓系增生异常
我注意到用户提供的参考文献不符合要求,将使用权威医学来源重新整理信息。现在调用工具获取最新指南:
未特指的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增殖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遗传学证据:
- 染色体核型分析或FISH检测确认21三体(trisomy 21)。
- GATA1基因突变:通过二代测序(NGS)或Sanger测序检出GATA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如N端截短突变)。
- 骨髓病理学证据:
- 骨髓涂片或活检显示原始细胞比例≥10%(TAM或ML-DS)伴巨核系分化异常(如小巨核细胞、核分叶异常)。
- 遗传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期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伴原始细胞增高(TAM常见)。
- 肝脾肿大(尤其是脾脏肿大,见于60%-80%的TAM病例)。
- 皮肤浸润(如蓝莓松饼样皮疹)或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
- 实验室异常:
- 外周血三系减少或白细胞增高伴原始细胞比例波动(TAM可自发缓解,ML-DS持续进展)。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21三体 + GATA1突变 + 骨髓原始细胞≥10%。
- 21三体 + 典型临床表现(肝脾肿大/皮肤浸润) + 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5%。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必检项目
│ ├── 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21三体确认)
│ ├── 骨髓穿刺(形态学 +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
│ └── GATA1基因突变检测(NGS或靶向测序)
├── 影像学评估
│ ├── 腹部超声(肝脾肿大评估)
│ └── 胸部/腹部CT(排除髓外浸润)
└── 鉴别诊断相关检查
├── JAK2/MPL/CALR突变检测(排除Ph-骨髓增殖性肿瘤)
└──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超声心动图,30%-50%合并心脏畸形) -
判断逻辑:
- 骨髓穿刺:
- 原始细胞≥10%:提示ML-DS(需排除TAM自发缓解可能)。
- 巨核细胞形态异常(微小巨核细胞、核分叶不全):支持唐氏相关髓系增殖。
- 流式细胞术:
- CD41/CD61/CD42b阳性原始细胞(巨核系标志) + CD34/CD117低表达:符合ML-DS表型。
- 腹部超声:
- 脾脏长度≥同龄正常值2倍:提示髓外造血或白血病浸润。
- 骨髓穿刺: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外周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50×10⁹/L:提示TAM急性期或ML-DS进展。
- 血小板<100×10⁹/L:可能因巨核细胞分化障碍或消耗性凝血病。
-
炎症标志物:
- CRP>20 mg/L: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需排查败血症或组织浸润)。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 μg/mL: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风险(TAM常见并发症)。
-
遗传学标志:
- GATA1突变阳性:确诊唐氏相关髓系增殖(敏感性>95%)。
- 继发性突变(如RAS/FLT3-ITD):提示ML-DS进展或化疗耐药风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21三体、GATA1突变及骨髓病理三联征,结合年龄(<4岁)及临床表现。
- 鉴别重点:需区分TAM(自发缓解)与ML-DS(需化疗),动态监测原始细胞比例及突变谱。
- 治疗提示:ML-DS对低强度化疗敏感(如含阿糖胞苷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 NCI《Childhood Myeloid Prolif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Down Syndrome Treatment (PDQ®)》2024年更新
- 《Journal of Hematopathology》2015年关于唐氏髓系增殖的分子机制综述
- Springer《Atlas of Bone Marrow Pathology》2018版(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