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或子宫附件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uterine ligament, parametrium, or uterine adnexa
编码2C72.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uterine ligament, parametrium, or uterine adnexa、未特指的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或子宫附件恶性肿瘤、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或子宫附件恶性肿瘤、子宫阔韧带恶性肿瘤、阔韧带癌、子宫阔韧带原发性恶性肿瘤、子宫圆韧带恶性肿瘤、子宫圆韧带癌、未特指的子宫附件恶性肿瘤、子宫附件原发性恶性肿瘤、子宫附件癌、沃尔夫体或导管恶性肿瘤、沃尔夫管癌、沃尔夫管瘤
缩写子宫附件恶性肿瘤、子宫旁组织恶性肿瘤、子宫韧带恶性肿瘤
别名子宫阔韧带癌、子宫旁组织癌
未特指的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或子宫附件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肿瘤细胞存在(腺癌、黏液性癌、癌肉瘤等亚型)。
- 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肿瘤起源(如CK7、PAX8阳性提示苗勒管来源,Calretinin阴性排除间皮瘤)。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盆腔固定性肿块(触诊或影像学发现)伴下腹疼痛/压迫感。
- 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或血性分泌物(需排除子宫内膜癌)。
- 影像学特征:
- CT/MRI显示肿瘤浸润宫旁组织(如阔韧带内不规则占位),伴周围器官(膀胱、直肠)受压或侵犯。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病理未明确起源,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影像学证实肿瘤原发于宫旁/附件区域(排除子宫/卵巢原发转移)。
- 血清CA-125>200 U/mL且HE4>140 pmol/L(需排除卵巢癌)。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超声检查(初筛)
│ ├─经阴道超声(评估肿瘤血流信号)
│ └─多普勒超声(检测RI<0.4提示恶性)
├─增强CT(评估淋巴结转移)
└─盆腔MRI(鉴别韧带肿瘤与子宫肌瘤)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实性肿块伴丰富血流(阻力指数<0.4)提示恶性可能。
- 需与卵巢肿瘤鉴别:附件区无明确占位时倾向宫旁来源。
- 增强CT:
- 动脉期强化>30 HU提示富血供肿瘤(肉瘤可能性大)。
- PET-CT:
- SUVmax>8.0提示高代谢病灶,用于发现隐匿性转移。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肿瘤标志物:
- CA-125:
- >200 U/mL提示可能为苗勒管来源恶性肿瘤(敏感度60%,特异度85%)。
- 需注意:盆腔炎性疾病也可导致升高。
- HE4:
- >140 pmol/L联合CA-125升高(ROMA指数>25%)提示恶性风险。
- CA-125:
-
血液学检查:
- 血小板计数:
- >450×10^9/L提示副肿瘤性血小板增多(预后不良指标)。
- D-二聚体:
- >3.0 mg/L可能提示肿瘤相关高凝状态。
- 血小板计数:
-
分子检测:
- BRCA1/2突变:
- 阳性患者需警惕同时性卵巢/输卵管癌可能。
- BRCA1/2突变: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病理学确认,需结合免疫组化明确肿瘤起源。
- 影像学评估应遵循"超声初筛-CT分期-MRI精查"的阶梯流程。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监测:CA-125持续升高提示治疗抵抗,血小板/D-二聚体异常提示血栓风险。
参考文献:
NCCN《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
FIGO《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指南》2024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