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Unspecified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编码2B31.2Z
关键词
索引词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未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NOS、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多症X [possible translation]、组织细胞增多症X
缩写LCH
别名未分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非特异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未分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未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B31.2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病变组织活检显示CD1a+、Langerin(CD207)+朗格汉斯细胞浸润
- 电子显微镜检出Birbeck颗粒(特异性诊断标志)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病理学证据:
- 组织学证实朗格汉斯细胞异常增生(HE染色)
- 免疫组化双重阳性:CD1a与Langerin(CD207)同时表达
- 排除性诊断:
- 排除嗜酸性肉芽肿(单骨病变)、勒-雪氏病(急性播散型)等特定LCH亚型
- 排除转移性癌、淋巴瘤等CD1a+模仿性疾病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分子标志物:
- BRAF V600E突变检测阳性(阈值:等位基因频率≥5%)
- MAP2K1等MAPK通路基因突变(检出即支持)
- 影像学特征:
- 溶骨性病变(X线/CT显示"穿凿样"骨质缺损)
- 肺部"铺路石征"(HRCT见囊性变+微结节)
- 临床表现组合:
- 满足≥2项核心症状:
- 骨骼疼痛伴影像学骨质破坏
- 脂溢性皮炎样皮疹(头皮/躯干)
- 中枢性尿崩症(尿量>3L/24h)
- 满足≥2项核心症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理诊断]
A --> C[影像学评估]
A --> D[实验室检测]
B --> B1(组织活检+H&E染色)
B --> B2(免疫组化:CD1a/Langerin)
B --> B3(电镜:Birbeck颗粒)
C --> C1(X线:骨骼筛查)
C --> C2(HRCT:肺部病变)
C --> C3(全身PET-CT:代谢评估)
D --> D1(基因检测:BRAF/MAP2K1)
D --> D2(炎症标志物:CRP/ESR)
D --> D3(内分泌评估:ADH/TSH)
判断逻辑
- 病理诊断:
- 初筛:H&E染色发现组织细胞浸润 → 启动免疫组化
- 确诊:CD1a+Langerin+ → 支持LCH诊断
- 鉴别:S100+但CD1a- → 需排除黑色素瘤
- 影像学阶梯应用:
- 骨骼疼痛首选X线 → 发现溶骨灶则行CT/MRI评估范围
- 呼吸症状者行HRCT → 铺路石征提示肺LCH
- PET-CT用于多系统病变分期(SUVmax>2.5示活跃病灶)
- 实验室联检策略:
- BRAF突变阳性 → 指导靶向治疗(维莫非尼)
- CRP>50 mg/L + ESR>50 mm/h → 提示高炎症负荷
- 尿渗透压<300 mOsm/kg + 血ADH↓ → 确诊尿崩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BRAF V600E | 野生型 | 突变阳性:确诊LCH并提示MAPK通路激活,需MEK抑制剂治疗 |
CD1a免疫组化 | 阴性 | 阳性:朗格汉斯细胞起源核心证据(灵敏度>95%) |
血清CRP | <5 mg/L | >50 mg/L:提示疾病活动或继发感染,需抗炎治疗 |
24h尿量 | <2.5 L | >3L+低渗尿:垂体柄受累标志,需垂体MRI评估 |
血红蛋白 | 男130-175 g/L | <100 g/L:骨髓浸润或细胞因子抑制造血,提示高风险疾病 |
骨碱性磷酸酶 | 20-140 U/L | >200 U/L:骨转换加速,需双膦酸盐防治骨事件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临床疑似 → 活检病理(金标准) → 免疫组化确认
- 分层评估:
- 单病灶:局部治疗(手术/放疗)
- 多系统:全身化疗 + MAPK通路靶向药
- 监测重点:
- 治疗反应:PET-CT代谢活性(SUVmax下降>25%)
- 长期随访:垂体功能(每年内分泌评估)
参考文献:
-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22修订版)
- Euro Histio Network共识指南(2023)
- 《中华血液学杂志》LCH诊治专家共识(2024)